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独家观察|大幕已启,千亿元智能环卫市场的钱好挣吗?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近年来,我国道路清扫保洁面积逐年增加,生活垃圾清运量也有着很明显的提升。有机构专门预估了环卫市场规模,2018年逾2600亿元,2020年或将在3500亿元的边缘徘徊。高歌猛进的背后,是一场技术的盛宴。



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智能环卫消费市场可望达到1万亿元规模,在环卫行业,这几乎已成共识。中国环卫在线网在近期,至少聆听了三位专家阐述类似观点。2月22日,盈峰环境创新总监张斌曾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分析我国智能环卫市场前景,他说:“按照测算,未来三年如果使用智能环卫机械装备代替人工的比例达到25%,每台机器人可以平均替代6个人工,那么机器人的新增台量数为30万左右。而每台机器人的平均单价按40万元左右测算,未来三年的潜在市场有望达千亿元规模。”

大幕已启,未来已来,市场规模达千亿元,智能环卫市场的钱好挣吗?中国环卫在线网将为您深度解读。



01

疫情当前,智能环卫机器人需求节节攀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如何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成为焦点,固废处理、垃圾焚烧、大气和水处理、环保装备等刚性需求的增强,给环保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在这次疫情期间,也让很多人对环卫工作多了一份新的理解。疫情当前,仍有一部分“小黄人”日夜穿梭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是城市中容易被遗忘的人——环卫工人。虽然单位都为他们配发了口罩,但基本一个口罩都是用一天。而且他们普遍年龄偏大,属于易感人群,防护工作变得愈加重要。

 

不过,如今他们也迎来了“特殊”的帮手——环卫机器人。

 

目前,针对疫情,全国多地均投放了环卫机器人,以此来降低环卫工人病毒交叉感染的风险。以江西鄱阳和湖南长沙为例,这两个地区消毒机器人是盈峰环境推出的最新产品,用于城市“毛细血管”等的清洁消毒工作。

 

机器人选装智能驾驶模块,为电力驱动,续航时间8小时,可实现无人驾驶与有人驾驶操作模式的无缝转换,能在几分钟内满载1.2吨消毒水,按照预先设定的行驶地图,在指定区域内采用剪刀洗、前排冲、侧喷冲洗等多种模式进行作业。


1.webp.jpg 

此外,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也自主研发出一款“智能高效环卫消毒机器人”,助力疫情防控。消毒机器人在道路实现无障碍行驶,整机采用电脑控制,通过工作人员远距离无线遥控操作。消毒机器人每小时行走7公里,一次能开30公里,1小时可以消杀4万平方米以上,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街道、社区、集中防疫点、道路卡口、车站、工地、学校、地下等。

 

此前,中国环卫在线网也做过关于智能环卫机器人的相关报道。2019年11月,“特区新模式 行业新标准”深圳市福田区政府环卫PPP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投入使用的智能小型环卫机器人编队,是由盈峰中联环境开发研制的“智能驾驶纯电动一体式清扫机器人、智能驾驶纯电动一体式冲洗机器人、智能驾驶纯电可转场型洁扫机器人、智能自跟随环卫洗扫机器人、环卫纯电保洁机器人”等组成的“城市毛细血管清道夫七兄弟”,它们将用于福田相关街道清扫保洁工作。这是国内首个落地运营的5G智能清扫环卫PPP项目,也宣告着深圳的环卫工作正在进入5G智能时代。


 02


来势汹汹,无人驾驶环卫车逐步上路开跑

 

与机器人产品相比,无人驾驶汽车近几年来的热度也不遑多让。无人驾驶环卫车最大的优势,是能将环卫工人从风吹日晒、高温天气以及尘土飞扬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

 

实际上,无人驾驶环卫车的研发在国外早已展开,著名汽车厂商沃尔沃在这方面算是先行者之一。如今,沃尔沃的无人驾驶环卫车已经在瑞典上路,用于垃圾回收作业。

 

在国内,智行者于2017年9月联合百度Apollo推出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环卫车,并落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实现了国内无人驾驶环卫车的首次实际应用。

 

无人驾驶环卫车同样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借助激光雷达、摄像头、雷达等高端传感器实现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与识别,并以此利用无人驾驶系统进行分析、决策,实现自主行驶。无人驾驶环卫车不仅能够自主避障、自主巡航,更主要的是能够进行垃圾清扫与清运,从而代替传统的环卫工角色。

 

当然,同样出于技术与法律原因,无人驾驶环卫车与智能环卫机器人类似,目前主要应用于封闭园区,还无法在开放场景大规模商用,不过随着技术升级与法律完善,未来打破场景限制是必然的过程。

 

2018年除夕夜,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环卫车“蜗小白”亮相春晚,成为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最大亮点。


2.webp.jpg 


近年来,无人驾驶环卫车的应用也逐渐开始普及。今年年初,株洲市智能环卫示范运营区新马工业园内,一辆无人驾驶环卫车正在园区内试运行,驾驶舱内没有司机,遇到障碍物环卫车就会马上自觉避让。据了解,这就是湖南纽恩驰新能源车辆公司生产的无人驾驶新能源环卫清扫车。

 

与此同时,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中心大剧院附近,也有“同款”环卫车在作业。投入长沙梅溪湖运行的无人驾驶新能源环卫清扫车纯电动驱动,集清扫、冲洗、消毒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一抵多、功能齐备,一机可抵十五个环卫工人;而且智能控制、绿色环保、节能低耗、无噪声污染。

 

中国环卫在线网分析认为,目前来说,环卫工人绝大部分年龄偏大,又少有年轻人接班。装备替代人工,是必然趋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更强化了我们化危为机的意识。随着新能源以及5G技术的成熟,以及应用场景的增多,小型无人驾驶新能源环卫装备市场,已经迎来风口。

 


03

或将撬动千亿市场?

 

在城市化持续推进、老龄化社会加快到来的趋势下,人口红利不断下降是必然的。同时,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发展,环保产业生态链的构建,城市环卫事业的变革都将促使环保设备、环卫设备智能化加速实现。

 

受到的疫情的蔓延,催化了“智能环卫”的推进速度,智能环卫作为“互联网+物联网”结合的产物,能够对环卫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车、物、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


3.jpg


中国环卫在线网认为,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机械化的作业下,可以避免疫情中人员感染,即便没有疫情,智能环卫未来也将成为发展趋势,第一可以进一步的解决环卫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问题,第二能够有效提高效率,第三能够节约人工成本。

 

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兴起,数字环卫进入高级阶段。物联网设备提升数字环卫管理的透明度、精确度,云存储和大数据的应用将城市、环卫、民生等等信息进行有效关联和分析,给予环卫管理者更有价值、更科学的决策建议。未来将会机械一体化+智能环卫会更加广泛深入的应用的各县市,看好其发展前景。

 

中国环卫在线网认为,虽然人类环卫工人不会完全被取代,但是智能环卫设备将成为环卫作业中的重要助手,甚至是主角。另外,在智慧城市整体规划下,智能环卫装备也有望成为城市大数据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其应用价值。因此,智能环卫装备未来的市场十分值得期待。

 

附:近年典型智能环卫项目概览


1、长沙市橘子洲智能洁净景区服务项目

公布时间:2018-11-8

项目规模:3160万元元/7年

建设意义:破解景区环境卫生作业低端、作业效率不高、作业人员素质不高、劳动力需求短缺等难题,景区拟运用新开发的环境卫生管理措施与设备,运用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提升景区景区卫生环境管理水平。

 

2、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片区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系统试点项目

公布时间:2019-1-17

项目规模:5976.39 万元

建设意义:项目建设将使垃圾的收运方式由地上转为地下运输、由暴露转为密闭、由人工转为自控,节省人力、物力、空间,杜绝垃圾收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是新型、绿色、智能、高效的垃圾收集和运输方式。

 

3、珠海市横琴新区“无人作业示范路段”试点项目

公布时间:2019-6-17

项目规模:不详

建设意义:横琴新区将以环岛东路及长隆大道为试点,探索投入自动驾驶扫路车、湿扫车、小扫车等机器人设备,打造“无人作业示范路段”。

 

4、株洲市天元区新能源智能环卫试点项目

公布时间:2019-7-17

项目规模:531 万元/32个月

建设意义:采用新能源机械化智能化+服务一体化试点服务,智能无人驾驶清扫车、多功能纯电动清扫车、电动垃圾收集车等清洁能源、智能化环卫设备为主,人工作业为辅的方式进行试验试点。

 

5、深圳市大鹏所城和较场尾片区绿色智慧垃圾收运体系项目

公布时间:2019-7-29

项目规模:1,093 万元

建设意义:将大鹏所城及较场尾景区打造成“一流景区”,并对标国际,换道超车,打造垃圾分类“特色景区样板”,智能分类体系、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方面着手,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6、宁波市大榭开发区智能环卫一体化PPP项目

公布时间:2019-9-12

项目规模:58,977万元/20年

建设意义: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垃圾分类+环卫保洁+中转处置”的智能环卫一体化模式,力争将大榭垃圾治理工作做成“国内一流,省内标杆”。

 

7、深圳市福田区政府环卫PPP项目

公布时间:2019-11-5

项目规模:11.53亿元/10年

建设意义:该项目采用PPP模式,将原本分散的标段进行了整合,鼓励专业技术企业、实力民间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充分发挥5G+AI优势,将福田街道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智能清扫样板街区,树立全国环卫行业的新模式、新标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