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上城小营街道:把“垃圾分类”进行到底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抓卫生,促健康,奔小康。

  60年前,毛主席亲临小营街道小营巷社区,并勉励卫生工作干得出色,从此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爱国卫生运动;此后的2003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又视察小营巷爱国卫生运动成果,提出“推进公共卫生建设,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要求。

  60年后,小营巷人又将爱国卫生运动聚焦到垃圾分类这项关乎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上,借力“红管家”准物业的全覆盖,围绕习惯、桥梁、环境三个关键词做好综合指导和服务,誓把“垃圾分类”进行到底!

  

  现场指导和入户宣传“双管齐下”

  今年7月,小营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市抽检中获得第一名,垃圾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0%,而这样的成绩与该街道实施垃圾分类“三定三服务”,培养辖区居民、商家、单位的垃圾分类好习惯是分不开的。

  “我们要求生活小区定时定点、商业街区定线收运、辖区单位定制包干。”小营街道城管科王军说,“垃圾分类事实上是每个人都该做的事,养成习惯很重要。”

  据悉,为了让老百姓快速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小营街道的各个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党员、志愿者组建起现场指导队伍和入户宣传队伍。现场指导队伍在投放垃圾时段与保洁人员共同蹲点值守,现场指导居民进行细分;入户宣传队则不定期入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宣传社区垃圾分类积分制度、入户指导居民垃圾分类。通过两支队伍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改变居民的投放意识,养成正确的投放习惯。

  小营街道分管垃圾分类的副主任沈琪信心满满地表示:“居民有信心、保洁有动力、企业有发展,小营三定三服务模式正向着日趋成熟有效的道路迈进。”

  

  党建平台引领组建“社企联盟”

  街道统一对接申奇、家宝兔、小宝科技、章鱼等多家专业的垃圾分类回收服务企业,组建“社企联盟”,帮助市场上的垃圾分类企业构建与居民有效联系的桥梁,提高其他垃圾中低价值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社区充分利用大党建平台,将共建单位列为垃圾分类重点对象,共建共享,地区联动,以点带面,做好单位垃圾分类,并整合资源,为我所用;充分利用学校阵地,将学生社会实践与家庭垃圾分类情况挂钩,带动家庭垃圾分类回收。

  动员“三联三领”、挂包单位的党员带领志愿者共同参与垃圾房承包责任制、入户宣传、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活动。树立大数据意识,联合蚂蚁森林等低碳公益平台,多元化的方式激励居民和辖区单位参与垃圾分类。

  为发挥党建引领和居民自治作用,小营街道引入的“红管家”准物业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红管家”准物业将社区环境卫生、绿化养护、垃圾分类、停车管理等纳入统一服务管理,探索出以“居民自治”为核心,以“市场运行”为抓手的准物业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准物业管理服务功能,实现老旧小区准物业“全覆盖”。“垃圾分类是准物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了物业人员的管理,垃圾分类工作才得以推进,帮助极大。”王军说。

  

  提升环境推行垃圾房“承包责任制”

  马市街上的永宁院4号门口,有一个垃圾房,68岁的彭大爷和邻居坐在垃圾房边上的椅子上喝茶聊天,“这个垃圾房自从搞了垃圾分类,非常干净,啥味道都没有!”彭大爷摇着扇子淡定地说。

  小营街道对辖区老旧垃圾房按照生态垃圾房打造标准实施提升改造,解决垃圾房脏破旧、下水不完善等问题,增加宣传栏、墙绘以及标识标牌,完善基础设施和宣传氛围的营造,打造生态垃圾房,同时加强垃圾房内外及周边、垃圾桶的保洁保序,防止垃圾桶满溢,全面提升投放环境。

  整洁的环境离不开“责任”的落实,比如,小营街道首创的《“承包+认领”垃圾房责任制辅助细分模式实施规范》。保洁员江苏人姜树梅是大学路社区一个垃圾房的“承包人”,这个垃圾房的环境卫生以及垃圾分类工作都由她执行并负责。每天早、中、晚三个固定时段,姜树梅都会守在垃圾房前一袋袋检查居民们送过来的垃圾。分得不对的,她都会现场指出并纠正。“我们对垃圾房的承包人既有考核要求,也有激励机制,他们管得好就能提高收入,多的一个月能多拿一千多元。”王军说。

  垃圾分类做得好,环境美了,老百姓更健康了。据统计,小营街道老年人80岁以上有4839人,90岁以上有840人,100岁以上有25人。


来源:杭州日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