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建立起完备的垃圾分类工作体系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易腐烂绿桶桶,能卖钱蓝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主席台前,主持人正带领居民们一同背诵一段简短的垃圾分类顺口溜,没一会,居民们就能脱口而出。5月1日上午9点,东城区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的小广场上,一场“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主题宣传日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今天是《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首日,社区的老老少少都来了。一辆辆转运车在一旁停放,向居民们展示垃圾分类的流程。北京城建物业的员工马小军站在一辆小型转运车旁,他拿着手里的遥控器,向居民展示车辆的收运方式。马小军说,这台车单独用于收集厨余垃圾或其他垃圾,以桶换桶的形式进行收运,车辆后方有一个可升降的小台子,可以将垃圾桶直接抬升转移到车厢内。这一台车可以装载9个120升的垃圾桶,每天早中晚三次来回穿梭社区进行收运。

东直门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通过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解读《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新规、展示生活垃圾收运流程、儿童创意绘画、百人签名垃圾分类承诺书等方式开展,旨在通过本次活动,加强社区回收分类意识,有效利用资源,了解垃圾收集运输流程及去向。同时,现场招募环保志愿者活动也可感染身边人,并将环保、节能、分类等意识有效传递。本次活动围绕着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流程进行。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东城区兄弟帮扶中心的志愿者现场向居民介绍厨余垃圾生物降解、压缩减量转化处理有机肥料全过程,并向大家展示有机肥料种植的蔬果,通过展板讲解生活垃圾去向,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让居民现场感受垃圾变为有机肥料的全过程。20多名儿童现场绘画,突出环保主题风格,现场还有垃圾分类百人签名活动,志愿者招募活动等等,可以说是花样繁多,各种宣传展示活动设计巧妙、深入人心。

东城区城管委主任陈大鹏介绍,在东城区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已经相对完备,包括桶站规范、专业队伍规范、志愿者队伍建立、转运车辆规范、垃圾楼规范形成了完整体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编辑/李晓萌

来源:青瞳视角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