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上海垃圾分类调查之三:分类垃圾“殊途同归”谁之过?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在之前的《新闻透视-上海垃圾分类调查》中,我们看到了从政府规章制度到推动立法,这次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是动真格了,让垃圾分类能够真正落地,也不再是空话了。那么,当人人都有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意识,后端的清运处置能不能做到呢?当你看到环卫工人将你分好类的垃圾又混倒在了一起,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今天的调查,我们就要聚焦这个环节。

上海垃圾分类调查④:分类垃圾“殊途同归”谁之过?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东安一村,记者看到有两个年代较新的垃圾厢房,按照厨余果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为四种,并用不同颜色标示出对应投放的垃圾类型。可是打开一瞧,垃圾桶里什么都有,干湿分类形同虚设。垃圾桶上都贴了标识,居民还乱丢,究竟是素质问题、宣传不到位,还是另有原因呢?看到记者拍摄,有居民反映说,刚开始时,大家垃圾分类的热情都很高。可是过了一阵子居民发现,这些垃圾在收运环节并没有按照分类操作,干湿垃圾还是倒在一块儿运出去的。大家觉得自己费劲分类成了无用功,于是索性都不分了。源头分类、合并收运,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为了核实居民们的说法,记者决定暗中尾随负责这片区域日常垃圾清运的车辆,看个究竟。瞧,这辆垃圾车停在永嘉路附近一处弄堂口,环卫工人从弄堂里推出两个垃圾桶,其中棕色的是湿垃圾桶,里面明显能看到很多菜皮果皮,而黑色的是干垃圾桶,里面大多是塑料包装。照理说,两个垃圾桶里的垃圾应当按照类别分开收运,可是记者发现,环卫工人把他们都倒进了同一辆垃圾车的同一个垃圾斗中。也就是说,居民分开丢弃的干湿垃圾刚出小区,就又混合到一起了。

上海垃圾分类调查④:分类垃圾“殊途同归”谁之过?

而在下一个点,干垃圾桶里混杂着不少菜叶果皮。工人也不讲究,直接收入车斗了事。记者上前询问,这名工人称有时分拣,有时不分。干垃圾收运混杂了湿垃圾,那么湿垃圾收运情况会不会好些呢?这是一辆湿垃圾的专用收运车。记者看到,环卫工人对居民随手扔来的一袋没扎口的干垃圾熟视无睹,任凭它混进湿垃圾一起收运。看来,小区生活垃圾混运情况的确存在。那宾馆酒店的垃圾收运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记者跟随一辆垃圾车来到海伦宾馆,垃圾厢房里,满满二十多袋垃圾堆成小山。虽说墙上标识了垃圾四分类,但是打开仔细一看,几乎每个袋子里,干湿垃圾都混在一块。垃圾箱房清洁工告诉记者,这个面包房里的垃圾,有面包也有包装袋等垃圾。

上海垃圾分类调查④:分类垃圾“殊途同归”谁之过?

再打开一袋,还是一样。但是记者发现了一个小细节,清洁工会把罐头和塑料纸会分开。原来,对垃圾厢房的工作人员来说,垃圾的实际分类标准是能不能卖钱。而一旁的收运工人对此早已司空见惯。

上海垃圾分类调查④:分类垃圾“殊途同归”谁之过?

那么,混合收运走的干湿垃圾,还会经过分拣的工序吗?记者以居民身份致电询问了徐汇区市容环卫部门。对方表示,在中心城区,要找到不扰民的分拣场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这名客服坦言,垃圾分类每一个环节都是连贯在一起的,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之前做得再好也都白费了。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才刚起步,各环节的操作磨合还亟待提高。


上海垃圾分类调查④:分类垃圾“殊途同归”谁之过?

何品晶


专家指出,在目前实际的垃圾清运环节,分拣要么没有,要么还停留在由利益推动的原始操作阶段,亟须加以规范。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所长何品晶说得直接:“今天这个东西有利可图,垃圾就看不见了,被分流分掉了,被利用了。明天市场波动,这个成分无利可图了,这个成分又出现在垃圾里了,这个对整体的城市垃圾固废体系管理的稳定运行是不利的,对资源循环利用也是不利的。”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从它的产生、流转到消灭的全生命周期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破坏整个垃圾分类系统工程的效率。从源头投放到收集、转运,再到未端的处置,有着数十公里的物理距离,如何确保分好类的垃圾在离开小区之后能顺利到达相应的处置场地,需要全过程、全环节的配套和监管。


来源:中国环卫在线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