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义乌市佛堂镇这批"红马甲"走街入户宣传垃圾分类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5月7日,家住义乌市佛堂镇江滨小区的楼阿姨听到一阵敲门声,开门后发现门口站着一名手拎垃圾袋、身穿“红马甲”的人。一番交流后得知,原来对方是来小区宣传垃圾分类的志愿者。

日前,佛堂镇组织镇城管办、渡磬社区联合义乌市古镇公益协会开展爱国卫生垃圾分类活动,一批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走上街头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向居民倡导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岗位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响应政府号召,做文明实践者,做垃圾分类的示范参与者,做环境卫生保护的积极推动者。

为帮助志愿者掌握更全面、更准确的垃圾分类知识,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理念,在志愿者上岗之前,城管办对他们进行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培训。培训过后,志愿者准备好资料、宣传单、垃圾袋,分成20组,分别进入佛堂江滨小区开展宣传。

据了解,江滨小区共有42幢楼,每幢楼有5层,共有690户人家,志愿者跟楼道长一层一层爬楼,逐户敲门,面对面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以及两定投放时间和四分规定。

据了解,“两定”即定时和定点。居民分类好的垃圾要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进行投放。(早上6:30-9:30,下午17:30-20:30);“四分”指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分为四类,分别是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

除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外,志愿者还特别提醒居民小区垃圾投放地址,并向居民发放黑、绿两色垃圾袋。其中,绿色装易腐垃圾,黑色装其他垃圾,以示区分。对于不在家的住户,志愿者将宣传单插在门口,并做好登记,确保所有住户提醒到位。

为方便居民更快接受垃圾分类,佛堂镇还编了一段“记忆口诀”,并将此制作成宣传单分发给居民。“如果分不清,你就记住,跟吃有关的垃圾就是易腐垃圾(绿桶),如剩饭剩饭、瓜皮果壳;无水分、无污染、干净的东西就是可回收物(蓝桶),如旧衣物、塑料泡沫、纸板纸张等;严重污染环境的就是有害垃圾(红桶),比如电池、过期药品;脏的、混合的就是其他垃圾(灰桶),如厕所纸、烟头、餐巾纸等。”一名志愿者对楼阿姨说。

(原标题《义乌市佛堂镇这批“红马甲”走街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原作者方静。编辑童晓)

来源:浙报融媒体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