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合肥垃圾分类投放点将配备摄像头、洗手池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拟建设4311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各县区、开发区装修及大件垃圾“自产自销”;提升城市立面品质,刷新城市颜值;强化街面秩序管控,适时增加遛犬不牵绳等检查......3月30日,记者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合肥市城市管理2020年工作要点》新近出炉,今年合肥市城管部门要干这些大事。

疫情防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加强生活垃圾密闭收运管理,确保垃圾及时清运、日产日清,收运车辆整洁干净,无“跑冒滴漏”。做好垃圾桶、垃圾收集点、收运车辆、垃圾中转站、公厕、垃圾填埋场、焚烧发电厂等设施、场所的杀菌消毒工作。严格按标准进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和环保焚烧,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合理设置废弃口罩收集容器,配置专用收运车辆,对收集到的废弃口罩按要求规范分类、安全及时运输到指定的处理厂进行处置。

垃圾分类:推动地方立法

合肥市城管局明确今年将推动《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地方立法。将把垃圾分类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和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实行支委委员责任包保,党员干部带头引领,落实住宅小区业主的垃圾分类投放要求,坚持家庭源头分类,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合肥市将全面落实以党政机关为示范引领的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强化对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容器配置、分类投放实效等执法检查工作,严格执行“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依据相关法规,对拒不执行垃圾分类的单位、个人进行处罚,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今年合肥市拟建设4311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该市将明确投放点建设标准,推进投放点标准化建设,确保投放点选址便于居民投放、便于收集清运,配备摄像头、洗手池,密闭、环保、安全,值守到位,管理规范。

垃圾处理:各县区装修及大件垃圾“自产自销”

今年合肥将改造升级12座垃圾中转站,配置厨余垃圾预处理设备和污水处理设施,增设专位,适应厨余垃圾转运需要。同时,呼应垃圾分类深入推进的需要,同步配套垃圾分类收运车辆,实现厨余垃圾专车专运。

合肥市将克服新冠疫情导致停工等不利因素,赶时间,抢工期,抓节点,快速、高标准推进蜀山小庙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肥西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投产。适时启动长丰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扩大厨余垃圾处理能力,满足垃圾分类深入开展的处理需求。

合肥今年将落实各县区、开发区装修及大件垃圾处理项目建设任务。根据工作要点,合肥市各县区、开发区要落实属地责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装修及大件垃圾回收利用模式,年底前建成满足辖区处理需求的装修及大件垃圾处理厂,实现辖区装修及大件垃圾“自产自销”。

合肥市将推动龙泉山、肥西、庐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其中,肥西、庐江垃圾焚烧项目上半年完成各系统的调试,投入运行。龙泉山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倒排工期,抢抓节点,年底建成,投入运行,实现我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

合肥市城管部门按照环保督察要求,分期启动龙泉山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有序推进库区全面截渗、彻底雨污分流、地下防渗透处理、土壤修复、封场绿化等修复任务,打造新型环保产业园。

城市立面:提升品质,刷新城市颜值

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城管部门将以“匠心绣花,精心治城”精神,推深做实精细化城市管理。将对市区道路分类管理,其中,一环内、政务区、滨湖新区等重点区域,高架桥、主干道、示范路等重点道路,标准更高、投入更大、考核更严,打造样板,示范引领,全面提升全市道路清扫保洁水平。

合肥市将实施新修订的《合肥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修订《合肥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技术规范》,完善行业管理标准,提升立面管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户外广告依法设置、严格管理、违法必查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市区两级督查巡查,加大户外广告设置监管。着力解决全市城市立面管理状态不均衡、管理理念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立面品质,刷新城市颜值。

街面秩序:适时增加遛犬不牵绳等检查

今年合肥市将强化街面秩序管控。具体来说,将优化街面序化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区、开发区、县(市)实际,实行分类考核,拓展考核覆盖面,丰富考核内容,突出考核重点,适时增加遛犬不牵绳等检查内容,重点打击流动摊点、出店经营、擅自设置违规摊群点等城市顽疾。推动市区背街小巷和主次干道等高管理,同标考核。错时监管,延时服务,强化市区夜间、凌晨、上下班高峰等时段街面管控,不断提高街面序化管理水平。

停车:用价格杠杆引导机动车分时分段分散停放

合肥市今年将提升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完善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制度,加强停车场信息化管理。运用智慧停车平台,扩大停车引导系统覆盖范围,通过停车信息共享提高泊位周转率。探索泊位共享、错时停车,盘活国有类停车场资源,拓展停车容量,鼓励引导单位、小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提高泊位利用率。城管部门讲配合发改等部门,综合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机动车分时分段分散停放,优化道路秩序,提高通行效率,缓解停车难题。

合肥市今年将继续加强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城管部门讲联合交警部门,因地制宜,合理、适量施划共享单车停放点位;配合交通部门,强化对共享单车企业的考核、约谈,坚持单车总量控制、有序更新、规范停放、强化维护。开展专项整治,对违规停放、残破损坏的共享单车依法拖移,还路于民,畅通为民,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公厕:全年新建10座,改造16座

按照“优化布局、提升标准、改进服务”的要求,科学指导公厕规划建设,全市全年新建公厕10座,改造16座。提升公厕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水通灯明、卫生整洁、无障碍设施完好。完善公厕指示引导,让市民“方便”更方便。

渣土运输:探索堆山造景弃土综合利用

今年合肥市计划升级完善渣土管理技术监控系统,实现渣土管理和数字城管的深度融合,人防技防有机统一,大幅提高管理精度和管理效率。强化零星建筑垃圾管理,防止零星建筑垃圾私拉偷倒。县(市)范围内推广使用新型环保渣土车,向同城同标管理方向迈进。

合肥市将探索洼地填平、路基抬高、堆山造景、竖向标高等弃土综合利用方式。实行异地消纳大建设弃土奖补政策,有效解决弃土难题,为大建设项目、民生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来源:中安在线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