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大足太和村:垃圾分类"分"出乡村美丽画卷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大足太和村:垃圾分类“分”出乡村美丽画卷

2020-05-13 06:35:50 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3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通讯员 杨武全)为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从2019年10月开始,重庆市大足区高升镇人大主席团在太和村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运行机制。探索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可行途径,有力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自觉养成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

分类生活垃圾桶真方便

“这新的垃圾桶又漂亮又干净,用起来方便,看起来舒服!”近日,大足区高升镇太和村村民陶秀莲脚踩踏板,熟练地把手里的垃圾袋投进了大门口旁的垃圾桶里。她高兴地说,“你看,打开盖子也没有什么味道,既卫生又时尚。”

陶秀莲连连称赞的这崭新的垃圾桶,就是人大代表们免费送来的分类生活垃圾桶。笔者现场看到,这个分类生活垃圾桶打开盖子后,有里面有二个桶,一个盛装易腐垃圾;一个盛装其他类垃圾。垃圾桶的外面图文并茂,让不认识字的农村老年人,也能很好辨别。

“最早以前,我们农村的垃圾是随便倒在山坡、院落外的竹林里。过一段时间垃圾多了、腐烂后,就放火燃烧。后来才知道这样的方法要不得,燃烧垃圾里面的废弃塑料制品有毒。”陶秀莲回忆感叹说,“后来又时兴用塑料袋装好,集中投放村里的垃圾堆。现在这样垃圾分类后,就更加好了,村里也干净整洁、卫生了。”

无独有偶,太和村72岁的李固梅一聊起这分类生活垃圾桶,也高兴地说,不但外观好看,也很适合。为了垃圾桶干净、美观,她还时常用家里的旧帕子经常擦拭。

据介绍,在接触垃圾分类之前,村民对垃圾分类没有概念。虽然村里也摆放着垃圾桶,但大家都是将所有垃圾全部丢进垃圾桶。尽管清运及时,依然会有一些遗留物在垃圾桶内发酵,冬天还好,一到夏天各种垃圾混合在一起,气味特别难闻,也易滋生蚊虫。

分类生活垃圾桶在太和村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欢迎。综合考虑村民发展水平、生活习惯、垃圾成分等方面实际情况,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在太和村配套500个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桶。

大足区人大代表、村支书龙贵弟自豪地表示,现在全村实行垃圾分类,习惯了干净,看见垃圾就捡起来,垃圾分类对于我们村来说已经习惯了。

剩菜剩饭“变身”有机肥

“这是我们规划建设的沤肥池。”当天,该镇规环办主任明文强在太和村的菜地里,手指盛装菜叶的池子说,“它将村民家里产生的剩菜剩饭、过期食品、菜梗菜叶、瓜果皮壳、茶叶渣等垃圾,倾倒在沤肥池里,经过1个月左右的物理发酵,可以变身有机肥,供村民浇灌农作物使用。”

笔者了解到,这样规划建设的沤肥池,在太和村里有17个。

“以前没修沤肥池的时候,大家就把垃圾统一扔到垃圾桶里。厨房垃圾汤汤水水的,倒在垃圾桶里,夏天特别容易滋生苍蝇,又臭又不卫生。”村民蔡云珍说。

“现在好了,村民们的一些残渣剩饭、蔬菜叶类的,就可以就地沤肥,经过腐烂发酵后,成为了枇杷、柑橘等果树很好的有机农家肥。”明文强说。

清扫保洁让乡村更靓丽

每天清晨,太和村保洁员郑方伍便忙碌开了,他不但要收运村民们的生活垃圾分类,倾倒在村里统一设置垃圾箱的垃圾,还要清扫街道上的卫生。

与郑方伍一样,目前该镇在在太和村配备了垃圾转运、保洁人员13个,负责村里区域内的保洁工作及垃圾转运工作。他们根据各自的“网格”责任区划分,清扫垃圾、清运杂物,时刻手持扫帚,将地面上的垃圾纸屑打扫得干干净净。

目前,太和村通过保洁员们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环节的衔接,已经形成统一完整、能力适应、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

“过去有很多村民都不重视农村卫生环境,如今通过生活垃圾分类以后,村容村貌环境那么美,让村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龙贵弟说。

“现在村民垃圾分类越来越细致了,电池、灯泡这样的有害垃圾,会单独挑出来。”该镇人大主席倪华珍表示。有些村民还特别爱护垃圾分类垃圾桶,每天都要冲洗一遍并晾干,垃圾桶看上去就跟没用过的一样;看到有村民垃圾分类不到位的,周围邻居都会主动上前帮助讲解并正确分拣……

垃圾分类为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好处。如今,太和村的乡村公路干净整治,村民院落柴草堆放有序,塘堰清水碧波荡漾,与岸边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竹林飞鸟迎风起舞……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画卷向人们徐徐展开,美不胜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来源:网易新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