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小区垃圾分类落实得如何?我们找了三个样板小区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北京市“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5月1日起实施,各小区垃圾分类推广存在哪些问题?5月12日,记者跟随朝阳区管庄乡城管队,选择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小区,实地检查居民垃圾分类情况。走访发现,其中两个小区有专职垃圾分类指导员,目前主要问题是居民垃圾分类不准确;另有一个小区缺乏垃圾分类指导,居民垃圾分类比较被动,分类垃圾桶形同摆设。

商品房小区常楹公元,垃圾分类已开展了好几年,每个垃圾投放点都安装了玻璃罩。摄影/新京报记者 陈琳

位于双桥东路的康泉小区是公务员住宅小区,小区内共有9栋高层住宅、2000余户,一共有15组集中垃圾投放点,设有11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五一”之前,小区就开始为垃圾分类做准备,但垃圾桶订货不及时,现在小区内只有一个垃圾投放点配有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其他投放点的垃圾桶还是统一的灰色。该小区物业负责人胡国金介绍,订购的垃圾桶今天下午就能到货,将分配在各个投放点。

5月1日,该小区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垃圾分类最大的问题是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容易混装。厨余垃圾两个楼设一个投放点,原计划每天两个时段集中投放,分别是早上和晚上的6点-9点,但实施起来有困难,居民上下班做不到定点投放。目前只能由指导员加大巡视,帮助居民正确分类,并对居民投放不正确的垃圾重新分类。

公务员居住的康泉小区,居民投放垃圾时,指导员上前指导。摄影/新京报记者 陈琳

位于常营的长楹公元是商品房小区,记者看到,这里有11个垃圾投放点,每个点都专门装上了玻璃罩,而且每个点位都设置了有害垃圾桶。据物业负责人介绍,这些垃圾集中投放点是从小区居民一入住就有,垃圾分类也是好几年前就开展了,“物业、保洁盯着,社区加大宣传,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比较强。”5月1日起,北京市实施“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玻璃罩贴上了分类海报,保洁员专人指导。由于从居民入住就开始宣传,与康泉小区相比,该小区的居民对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得比较清楚,但容易混淆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

常楹公元小区,居民将分类好的塑料袋放进可回收垃圾桶。摄影/新京报记者 陈琳

位于朝阳路的瑞祥里东区是回迁小区,记者在这里看到,垃圾集中投放区贴上了各种宣传材料,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也都有,但居民扔垃圾前并未进行分类,快递纸箱、矿泉水瓶等都扔在其他垃圾桶里。垃圾桶放置也有问题,盖子朝外,挡住了垃圾桶的分类标识。记者遇到几位前来扔垃圾的居民,他们都没有分类投放,垃圾袋从楼上拎下来,往桶里一扔完事儿。“现在扔垃圾,跟以往没有变化。”一位居民说。

回迁小区瑞祥里东区,垃圾桶盖子朝外,挡住了分类标识。居民未分类投放垃圾,纸箱、矿泉水瓶都在扔在了其他垃圾桶里。摄影/新京报记者 陈琳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丁天 校对 李项玲

来源:新京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