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北京备考垃圾分类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陶凤 刘瀚琳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刘瀚琳)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近日,北京餐饮、酒店、等级景区等纷纷行动对分类设施进行改造。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自5月1日起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生活垃圾强化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运企业混装混运等行为。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温天武说,对于居民未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违法行为,重在引导,采用教育劝阻、书面警告与执法处罚相结合的方式。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李如刚介绍,在硬件准备方面,北京市设置了11.3万余组垃圾分类桶站、分类驿站,980座密闭式清洁站、小型垃圾中转站,各区正进一步规范垃圾投放站点,统一收集运输车辆颜色、标志标识、单位名称、监督电话等信息,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

目前,已有部分社区实现垃圾循环利用“小闭环”。4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在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东部的二里庄小区了解到,目前这里已经实现从源头分类、厨余垃圾回收、发酵到再利用的微型垃圾循环系统。社区居民利用厨余垃圾发酵成的肥料,在天台种出30余种花卉。

由于日产量大、回收盈利难度高,厨余垃圾一直是垃圾分类的“洼地”。日前,二里庄社区引入了厨余垃圾资源化一体机。“把厨余垃圾倒进这个机器以后,等待24小时,经过粉碎、脱水等程序,剩下来的营养土在经过天台晾晒二次发酵后,就可以做肥料用。”据二里庄社区志愿者车振明介绍,机器一次可处理厨余垃圾200公斤,一般情况下为非满负荷运行,转化率大约为15%。“也就是说,一次性处理两桶大概130斤厨余垃圾,产出将近20斤肥料,目前一周大约处理两次,生成肥料30-40斤。”

“我们在二里庄小区试行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将原有的无照废品收购点整合,建立了二里庄再生资源回收点。”学院路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公室城管组副科长赵渊介绍,街道还在志新西路7号院试行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智能化投放设备,建立了垃圾分类积分制度,参与率达81%,目前该小区的厨余垃圾准确投放率达80%以上;在五道口嘉园小区,试行“每天喊你来打卡”的厨余垃圾定点投放制度等。

社区处理之外的厨余垃圾大部分被送往厨余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北京商报记者在海淀区大工村餐厨垃圾处理厂了解到,作为该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能源发电厂工程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处理厨余垃圾可达200吨/日,餐厨垃圾200吨/日。

“垃圾运入后产生一部分水和渣子,后续会被逐渐分拣,最终成肥率在25%-35%之间。”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环境卫生设施处副处长蔡华帅介绍,与其他厨余垃圾处理厂不同的是,该技术突破了定向腐殖化新工艺,变处理为利用,用工业化方式生产标准化的肥料,从源头削减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

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底,北京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44座,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32711吨/日。

来源:金融界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