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文明12条"之垃圾分类不乱扔管住手垃圾别乱扔!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城市居民的文明素养。乱丢垃圾这一不文明行为看似是市民个人的陋习,却会污染生活环境和影响城市形象。实行垃圾分类,不仅关系着城市中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自2017年起,淮安市逐步启动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已初见实效。“垃圾分类不乱扔”正成为淮安市民需要提升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融媒体记者 张金宇

●观察:公共场所整洁卫生,生活垃圾还需分类投放

街边的垃圾箱有序摆放,外表干净亮丽;公交车上,乘客将产生的垃圾在下车时及时带走;公园里环境赏心悦目,垃圾桶布置有序……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淮安的市容市貌越来越美丽,地面也很少出现随意丢弃的纸巾、果皮和饮料瓶等垃圾,市民的垃圾文明投放意识显著增强。“我每次都会教宝宝要走到垃圾桶前再将垃圾投进去,公共场所垃圾不乱扔要看个人的自律程度。”带着孩子在柳树湾散步的王女士说,现在不自觉乱扔垃圾的市民已较少见了。

记者在清江浦区巨一首府小区东侧看到,这里的垃圾投放桶有红色、蓝色和灰色三种不同的颜色,分别标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字样。同时每种垃圾桶中还绘有生动的图案帮助居民判断垃圾的类别。小区居民陈小姐告诉记者:“我有时会看到有人把饮料品和果皮等混合起来扔,这样既污染环境,也增加保洁人员的工作量。”她呼吁居民应增强环保意识,平时要有意识地将不同的垃圾分开投放。

据了解,为进一步帮助市民做好垃圾分类, 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3亿余元,按标准购置分类垃圾桶5万余只、智能垃圾箱1.5万余只,新增各类垃圾分类宣传亭(栏)5000余组。公共区域分类收集桶或果壳箱累计投放超3万组,实现全覆盖。新购置各类分类运输车辆500余辆,加速推进垃圾处理终端处置设施建设进度,“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基本建成。

●声音:投放前自觉分类,省时省力又高效

垃圾分类不乱扔是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文明风尚。“在清理垃圾时,会发现一个袋子里同时装有电池、饮料瓶和纸巾等多种垃圾,我们处理起来难度也大。”巨一首府保洁员李芹说,保洁人员虽然会分拣垃圾,然而处理错投乱投的垃圾还是人力有限。希望居民在倒垃圾前,在家先将垃圾分开用袋子装好投放,这样既环保又卫生。李芹强调,像电池这种体积小,易被保洁人员忽略的有害垃圾,居民一定要分开投放。

同样,该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袁守文也认为居民提高自身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很重要。他告诉记者,从小区推行垃圾分类以来,道路和绿化带中的垃圾明显减少。“部分垃圾分类意识强的业主会主动将可回收的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特别是通过积极宣传,现在很多业主在扔垃圾时,也会注意根据垃圾箱上面的指示,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放。”袁守文说,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已逐渐形成,大家都愿意为建设美丽的城市环境做贡献。

来源:中国江苏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