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平湖市综合执法局凝心聚力抓好环卫工作实现"三快三强三稳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原标题:平湖市综合执法局凝心聚力抓好环卫工作 实现“三快三强三稳
来源:省建设厅

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英雄本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平湖市综合执法局以“三快三强三稳”为抓手,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规范处置专项行动方案,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规范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生活垃圾直运工作,切实指导、督促全市各镇街道做好一线环卫工人防护,加强环卫车辆与设施设备管理,加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日产日清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个快”迅速反应,战“疫”防控持续在线

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一是“快速反应”提升战疫“速度”。一月下旬接到防控任务后,迅速制定出台专项行动方案,紧急召集各镇街道和环卫处召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点生活垃圾专人专车集中收集处理工作紧急会议,周密部署垃圾收运和处置工作,坚决阻断新冠病毒面源传播、扩散、蔓延渠道,保障群众健康和社会大局稳定。行动开始后,由局长和分管领导带队不定期到全市所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垃圾焚烧厂进行逐一检查,认真落实对专用容器设置、作业人员防护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二是“快速落实”提升战疫“精度”。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岗前培训,主动承担市级及各镇街道所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生活垃圾处置工作。明确任务后立刻安排1辆密闭垃圾收集车、2名专业作业人员开展上门统一收运,全过程做好消毒防控密闭运输处理。同时,加大生活垃圾清扫、收运和处理监管力度,严禁医疗废物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把好防控最后一道关。精确落实全市367座城乡公厕消毒频次、取消男厕废纸篓、加强开窗通风、设置已消毒提示语等,强化各粪便处理站防控,对吸粪车辆、卸料口、出料口等及时消毒。全面迅速督促做好花坛、桥堍等卫生死角清理,加强小区、楼道保洁,全市20家环卫企业与环卫管理单位每日约3200多名环卫工人坚持上岗。三是“快速监测”提升战疫“深度”。牢牢把控每一个工作环节,做到科学防治,督促各小区增设废弃口罩的专用垃圾桶,作为其他垃圾与小区生活垃圾一并收集处理。加强一线环卫作业和管理人员的防护保障,每天测试体温,做好状况监测和作业工具及场所的消毒灭菌工作。加强废物箱、垃圾收集点(分类投放点、定时定点分类亭)消杀工作,对“桶换桶”作业垃圾桶用含消毒剂水冲洗;规范48座垃圾转运站(含农村收集站)操作,严管捡拾废品行为,加强消毒与保洁,保持站内环境卫生整洁。

“三个强”力度升级 战“疫”管理持续推进

严格防控措施,密织防控网络,筑牢防控阵地,紧抓疫情防控各个环节不放松。一是强化检查,日产日清不停歇。局环卫条线分管领导坚持带队对沿街果壳箱保洁、垃圾转运站卫生、环卫工人配带口罩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到各镇街道查看监督垃圾日产日清情况,确保防控措施到位。环卫处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每天作业完毕后,用装有消毒液的喷洒工具对垃圾运输车、吸粪车、油污冲洗车等环卫作业车辆进行喷洒消毒,严把每一道关,及时关注老小区、拆迁安置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确保全市垃圾收集实现日产日清,每日收集约38000桶(430吨)垃圾。二是强化标准,特殊垃圾不放松。落实专人专车统一收集全市15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生活垃圾,并直运焚烧厂处置。在收集作业中严格规范作业,独创“4个2”操作法:保证刚投放的最后一袋垃圾在垃圾集中点有2分钟停留时间(在车上休息2分钟再下车作业、确保消毒杀菌效果);劝离现场人员或作业人员离现场其他人员保持2米以上距离;实施2次喷洒消毒,对垃圾桶拉手、垃圾及双手(套)进行1次喷洒再实施收集,作业完成后对作业人员全身喷洒1次;喷洒后,在车外上风向休息2分钟,再上车到下一个隔离点收集,确保收集作业个人安全。截至目前,共收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生活垃圾25.76吨。三是强化管理,宣传防控不停歇。明确责任、细化分工,以定点值守与徒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农贸市场周边及大型商业综合体、关帝庙等重要点位进行检查管理。配合属地到各自联系社区、村、企业开展“三服务”工作,对广大群众宣传安全投放垃圾和疫情防控知识。重点加强对焚烧企业防疫、防控宣传培训,做好思想教育;落实防护用品,落实返乡人员管理,保持用工平稳;强化司镑、栈桥、卸料平台、垃圾池及办公场所消毒;设置集中隔离点生活垃圾卸料口,即卸即烧;及时措清库存,掌握活性碳、氨水等焚烧辅料供应链情况,确保物资供应正常。

“三个稳”把控风险,战“疫”重点持续把握

积极落实省建设厅关于公共厕所管理和粪便处置工作的具体部署,加大“涉粪”作业环节防控力度,用城管环卫人的辛苦指数、奉献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健康指数。一是稳控全面,加强公厕作业打好“消杀牌”。在全面指导督促做好全市367座城乡环卫公厕日常保洁、保持通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保洁频率,时刻保持地面干燥,尽可能减少污物滞留时间。公厕每天全面消杀不少于3次,针对如厕人员碰触的门板、门把手、厕位地面、洗手台和使用空间的坐便器、蹲坑、小便斗、纸篓等进行强化消毒,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做到随用随消杀。粪便收运车辆随车均配备消毒液,作业人员做到对车辆门把手、座椅、方向盘等接触部位时常消毒,做到每个作业环节结束后对自身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二是稳控终端,加强粪便处置打好“无害牌”。强化粪便处置队伍建设与车辆管理,保证粪便收运、处置作业力量。全面加强化粪池清理,加强与化粪池相关单位联系,要求强化化粪池满溢检查,对化粪池破损井盖进行更换,并主动梳理化粪池年度清理计划,防止满溢,目前共接到70多起化粪池应急清掏电话,均于当天予以解决。落实粪便规范收运,要求作业过程中做到各环节动作尽量放缓,防止污水飞溅,随车配备消毒液,对粪便可能污染的场所和物体表面进行全面消毒,要求车辆行驶过程中确保罐体全程封闭、无滴漏。保持生化处理站出渣车间环境卫生,做到无遗洒、勤消毒,粪渣封闭存储、日产日清。强化粪便无害化处置,确保作业安全,疫情防控以来已无害化处置粪便1500多吨。三是稳控源头,加强氛围营造打好“宣传牌”。快速反应,采购充足防护物品,为全市环卫厕所保洁人员和粪便收运、处置人员及倒马桶作业人员配发了口罩、手套、工作服、雨鞋等疫情防护用品,采用一对一发放形式,实现宣传、发放、培训三到位。对城区73座环卫公厕的厕位(含小便斗)、水龙头感应设备进行全部检查维修,确保正常使用。安排专人分组每日检查保洁员口罩、手套、消毒液使用情况,同时保持常态化健康监测、跟踪,要求保洁人员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立即停止作业,坚决秉持保洁员自身安全就是对社会负责的理念。在环卫公厕各出入口、洗手台等明显位置张贴卫生防疫宣传语,呼吁如厕人员佩戴口罩、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粪便及尿液不要遗撒便器外等信息,提醒市民注意公厕卫生,公厕消毒后悬挂“已消毒“标志 ,让市民放心如厕,扎实切断疫情传播渠道。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