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谁来清运市委党校隔离点的垃圾?4名环卫工人挺身而出:"我能去!"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疫情隔离点里,隔离人员的垃圾如何清运与处理?这是市民十分关心的问题。在这个非常时期,隔离人员用过的口罩、医疗点的垃圾,都去哪了?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2月26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获悉,作为市委党校隔离点的指定服务单位,沈阳北控慧昌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在接到收集垃圾并运输的任务后,两名环卫工人和两名司机毫不犹豫地应答:“我能去!”在20天的隔离时间里,4个人总共清运1.8吨生活垃圾。

4位老员工负责垃圾清运重任

2月5日,沈阳市委党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正式启用,可同时安置194人。从2月7日开始,这里就陆续集中安置了76名医学观察的密接者。

隔离点处,近百名隔离人员和医护人员的生活及医疗垃圾都由谁处理?这些垃圾都去了哪里?这个问题成了市民关心的热点之一。

2月6日,沈阳北控慧昌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接到收集市委党校垃圾并运输的任务。得知了清运隔离点垃圾的事后,公司员工开始了讨论。这时,李忠党站了出来:“我能去!我家里没有特殊情况,附近情况我也都了解和熟悉。”公司研究后,最后决定让挺身而出的司机李忠党、邵志强,环卫工人彭振昌和刘华利4位老员工担此重任。

公司为工人配备全套防护用品

因为市委党校为疫情密切观察者隔离区域,公司决定对环卫作业人员进行体温和身体状况的监测,每日9时和14时分别给专职清运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为员工普及疫情防护知识,增强员工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随时观察自身情况变化。此外,还给四人配发了防护服、口罩、护目镜、一次性橡胶手套、鞋套、免洗洗手液、消毒液喷壶等全套防护用品。

市委党校隔离点内的垃圾分成两部分,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医护人员的医疗垃圾。清理垃圾时,每次配两人,51岁的司机邵志强和65岁的跟车工刘华利一组。52岁的司机李忠党和62岁的跟车工彭振昌一组,开着小型倒运车清运口罩。

收集和清运隔离点垃圾,也是进入战疫一线,一线环卫工人的安全防护要做到位。4个人每日作业期间全程佩戴防护用品,并在作业前后及时洗手,清运车辆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消杀工作。作业结束后要互相为对方喷洒消杀剂。车辆里外、箱体均要无死角喷洒,确保自身安全。

20天总共清运1.8吨生活垃圾

清运公司在市委党校观察点摆放了废弃口罩、餐具食盒、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宣传废弃口罩的投放要求,引导将废弃口罩进行喷洒84或者医用酒精进行消杀,投放后及时洗手。

51岁的司机邵志强和65岁跟车工刘华利负责清运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2月6日至中旬,餐盒、酸奶盒、卫生纸等,每天能清运出来300斤生活垃圾。其中一人进行垃圾物品的打包,更换垃圾袋。在更换垃圾袋的同时,另外一人将桶与四周全面进行消杀。2月中旬,生活垃圾每天清运出来200斤,2月下旬,隔离人员基本出院了,每日清运出来的生活垃圾在110斤左右。20天里,总共清运了1.8吨生活垃圾。

他们对医疗垃圾废弃口罩实行“专人、专运”统一收集运输,每日9—10时将这些特殊垃圾清运至焚烧处理厂,由工作人员进行废弃垃圾称重、记录、消杀、单独焚烧。运输结束后,及时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杀,避免人员接触,降低感染几率。

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每日出动10辆车,普扫人员1000人,针对沈阳皇姑区范围内的街路、垃圾桶、公交站亭等区域进行清扫、消毒杀菌,通过增加保洁频次、喷洒消毒水等措施,尽可能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保证城市环境的安全。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李远

主任摄影记者常晟罡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来源:和讯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