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疫情当前,他们筑起城市环境卫生第一道防线——环卫人一线写担当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冲锋在前
抗疫值守
全城消杀
担当奉献

编者按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面对疫情大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城管局坚定有力的支持下,全市环卫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不言退缩、顽强坚守,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从日常工作入手,抓抗疫,保运行,在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的同时,安全生产,服务民生,在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确保了城市生活的有序运转。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城市美容师”们的日夜值守,为南阳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每天凌晨4时,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内就已经灯火通明,整日“围着垃圾打转转”的机械作业队队长张建锋带领工人们重复着20年如一日的工作。疫情当前,身处环卫一线的他们,用无悔的坚守筑起了城市安全卫生的第一道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环卫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市城管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坚守岗位,“逆流而上”,迅速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坚决扛起和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定了防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一级响应要求,明确了协调保障、综合防控、强化管理等三个工作重点,全系统一丝不苟执行值班制度,落实班子成员带班,各级环卫部门全天随时接受电话抽查,确保达到上下政令畅通。市区环卫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风险意识、强化担当意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四区环卫站一方面通力配合,一方面主动作为,展示了环卫人勇于担当和敢于作为的良好风貌。

疫情就是命令,必须不打折扣地执行。防控期间,灭菌消毒成为环卫部门又一重点工作。全市各级环卫部门第一时间配备测温仪、酒精、消毒液等,加强环卫作业过程灭菌消毒作业,每天对中转站、公厕、果皮箱等环卫设施进行2次以上全面灭菌消毒,垃圾收集车辆、运输车辆车车消杀,从源头扼杀生活垃圾、粪便等城市固体废物滋生细菌,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阻止疫情蔓延。截至目前,中心城区组织100多名城管环卫干部职工,60多台雾炮车、洒水车,在全市66条主次道路沿线进行了3次“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的“全城大消毒”,最大限度地阻断病毒通过城市公共空间传播途径,最大限度地降低传染风险,进一步树立了市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

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确保环卫工作不留死角。疫情期间,市、区环卫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始终坚守一线,协调防疫物资,与环卫工人一起筑起安全防线。如今的大街小巷,身着橙色环卫服的环卫工人显得分外显眼。“我们不能像医务人员那样去接触疫病、抗击病魔,但是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必须得到及时无害化处理,这也算是为抗疫一线的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吧。”

作为环卫工人,他们和往常一样,每天早出晚归,打扫街巷,清运垃圾……处在特殊时期,防范工作要求更加严格,不仅是苦和累,更多的是风险。比起往常,他们的工作没有更少,而是更多,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还需要增加更多的工作程序。中心城区平均每天产生1500吨生活垃圾,先由环卫工人用三轮车收集至城区的64座垃圾中转站,再由四区环卫站100多台垃圾运输车辆转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疫情防控以来,我市实行了车辆禁行,为了“不给社会添乱”,环卫工人们很多直接住在工作单位,大家没有怨言,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严格开展各项环卫生产作业,坚决杜绝垃圾“二次污染”,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环卫工作者没有铠甲,但是面对疫情他们丝毫没有退却;环卫工作者的岗位不受瞩目,但是他们始终默默坚守在第一线,不畏垃圾异味、不畏传染危险,全力保障广大市民群众拥有一个干净、整洁、安全的城市环境,为抗击疫情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环卫防线”。

卧龙区:全天无缝清洁 抓好源头防控

直播南阳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繁华的街道变得异常冷清。然而,当我们静居于家中抗“疫”时,卧龙区环卫站20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无惧风险、坚守岗位,尽可能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全力打造干净、卫生、整洁的生活环境,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勇战疫情的大爱之歌。

曹政伟是卧龙区环卫站机械清运队队长,在接到因防控疫情而取消休假的通知时,他义无反顾地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疫情当前,垃圾堆积极易引发病原生物滋生,必须每天清理干净。”作为一名在环卫战线工作的“老兵”, 曹政伟深知对生活垃圾的安全处置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环节。

1月26日起,卧龙区环卫站在全区开展以“共享卫生家园,共享健康卫生”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病毒滋生和传播,卧龙区环卫站增加机械化作业频次,对辖区56条主次干道实施冲刷、清洗、吸扫联合作业,确保各类垃圾杂物得到及时清理;每天组织环卫工人对辖区内1700余个果皮箱进行清掏、擦拭、消毒,对中心城区100座公厕进行不定时消杀,严防交叉感染;每天对17座垃圾中转站进行4次消杀,对垃圾运输车辆出车前及返场后进行全面消毒。为了减少疫情通过公共区域传播,卧龙区环卫站组织30余名环卫工人驾驶雾炮车、洒水车等车辆,参与中心城区全方位消杀工作,从源头抓好防控。

“夏副所长,独山站公厕的灯不亮了,明天来个人修一下吧。”正月初三深夜,卧龙区环卫站公厕管理所副所长夏军接到电话后,独自驾车拉上梯子,检修线路,更换照明灯具,使公厕照明恢复了正常。“这里附近就是高速防控点,使用率很高,不能拖到明天啊。”

面对疫情,卧龙环卫人敢担当、多作为。该站班子成员从春节开始,每天深入中转站、公厕和清扫保洁一线,确保环卫生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全站党员干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投身社区防疫一线。垃圾清运队增加垃圾收集、运输车辆作业频次,保障每天550余吨辖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机械化作业队成立应急机动保洁队,快速消除各类临时突发污染源;公厕实行每天两次防疫消杀,全天无缝保洁。正是这些平凡岗位的加速运转,既为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又为疫情之后复工复产提供了安全卫生的城市公共环境。

做好平凡事,就是不平凡。没有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轰轰烈烈,也没有“白衣天使”和军人耀眼瞩目,但就是城市的这抹橘黄,他们“疫”无反顾地坚守在一线,为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环卫防线”。

宛城区:增加机扫频率 守护出行环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宛城区环卫站1000多名环卫工人“逆流而上”,坚守工作一线,工作标准不降,工作劲头不减,认真履行防控责任,确保城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守好疫情防控的“环卫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宛城区指挥部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污水清理的任务交给了宛城区环卫站。该站公厕管理员杨东旭主动请战,“逆行”出征,以往只需要1个小时的工作,杨东旭每天都用两个小时以上,把每个步骤都做得更实更细。“慢下来,才能不留一点隐患,彻底斩断病毒传播源。”

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宛城区环卫站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站长担任组长,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明确任务分工,全面吹响战“疫”号角。

在做好环卫常态化管理的基础上,该站多措并举,有效阻止疫情蔓延。增加机械化清扫频度,减少人工作业,尽可能避免人员感染;不定时对辖区果皮箱等进行消杀;每日对273座公厕、16座垃圾中转站内外设施进行全面消杀4次;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桶,由专门收集车辆清理清运,避免二次污染;对环卫车辆实行出车前及作业后双消毒;多方筹措,为环卫工人配备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工人健康上岗。截至目前,该站累计清运生活垃圾18200余吨,清运公厕粪便3120余吨,最大限度做好防护,减少细菌滋生。

“王师傅,近期返程人员很多,广场这边每天都要用洗扫车清扫一下。”每天早上,宛城区环卫站高铁片区负责人李金辉都会在站前广场分配工作任务。疫情防控期间,南阳东站日接送旅客4000 多人次,宛城区环卫站坚守岗位,承担着南阳东站及周边区域7条主干道、站前广场、日月湖等29万平方米的环境卫生和疫情防控。

干部政治上过不过硬,就要看关键时刻靠不靠得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宛城区环卫站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周密安排,全程在岗督导一线工作;该站94名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完成本职工作之余,积极参与社区卡点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在党旗下立下的铮铮誓言。除此之外,该站成立了由中层干部组成的应急突击队,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宛城区环卫站全体干部职工将战胜疫情的决心转化为高质量做好工作和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动力,持续发扬“宁愿一人脏、干净千万家”的环卫精神,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环卫力量,为疫情之后经济社会发展打牢基础。

高新区:垃圾日产日清 确保复工安全

疫情当前,“宅”是阻止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而高新区的“城市美容师” 为了保障市民的正常生活,坚守岗位,义无反顾地奋斗在一线,努力做好消毒杀菌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的干净整洁,为疫情防控默默地奉献着。

“自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环卫工人的工作积极性都特别高,大家都想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高新区环卫站负责人表示,该站第一时间为一线环卫工人配备了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全站1000余名干部职工在持续开展日常清扫保洁、公厕中转站管理、垃圾收集转运、果皮箱环卫车辆消杀等工作的基础上,增大机械化作业频次密度,提高机械化作业率,确保辖区主次干道干净整洁,重点做好果皮箱、保洁三轮车、公厕、垃圾中转站及各类环卫作业车辆、环卫设施的防疫消杀工作,最大限度抑制病毒生存,减少病毒滋生、传播,为市民的平安健康提供保障。

疫情当前,党员先行。自2月1日起,高新区环卫站抽调20名党员干部,分别值守在10处卡点,参与百里奚街道一线防控工作,每天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排查、登记、测温、消毒。截至目前,累计排查车辆12000余辆,劝返出外人员600余人次,排查外来人员2300余人次。

防控也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该站30余台道路机械清扫作业车辆每天对辖区主次干道、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道路进行5轮次保洁作业;每天对辖区内12座中转站、63座公厕、15台垃圾运输车等作业车辆进行统一除臭作业3次,对保洁三轮车、果皮箱进行清掏、擦洗、消杀4次,每两小时对中转站、公厕周边进行精细化卫生打扫以及喷洒消杀;63座公厕按照“每进必消”的标准,及时对人员及吸污车辆、化粪池口周边进行药物消杀,及时对厕内设施进行维护,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每天对辖区18条主次干道进行3至6次洒水、降尘作业,营造整洁靓丽的城市环境。

生活垃圾能否快速转运,对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至关重要。该站每天投入14辆垃圾转运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在对垃圾中转站内外日常消杀作业的同时,“加量加密”生活垃圾进站后消杀力度,对所有进站倾倒垃圾的车辆,做到“即倒即药物消杀”。截至目前,共清运生活垃圾4000余吨,抽吸垃圾渗滤液173吨。

坚定信念,众志成城。正是这样一群最平凡、最朴实、最勤奋的高新环卫人,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筑起一道人民群众的安全防线,确保广大群众安全放心复工复产。

示范区:细化防控任务 杜绝二次污染

测体温、戴手套、戴口罩……这是示范区环卫工人每天开工前的“规定动作”。左手握着装满消毒液的喷壶,右手拿着抹布,仔细地擦拭人行道上的垃圾桶。连日来,示范区环卫站200余名干部职工每天坚守工作一线,全力做好消毒杀菌工作,为市民打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示范区环卫站立即成立应急防控小组,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对所有一线工人进行培训,配备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全力投入抗疫阻击战。该站全体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主动请战,协助辖区社区做好卡点防疫工作。

“我们每天采取多样的消毒方式,如用高压水枪、喷雾器、小型水车等工具对社区公厕、花园、背街小巷、垃圾站、垃圾分类存放点等进行全方位消毒,从以前的每日两次增加到4次。”示范区环卫站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城区生活垃圾及时清理,该站根据每日情况增加清运频次,采取“跟班、跟车”作业方式,加大对垃圾清运车辆遗撒、漏桶、漏点等情况的检查力度,最大限度减少街面垃圾滞留时间,保证城区生活垃圾“随有随清”。

卫生无小事。面对单位人员少、辖区范围广的情况,该站细化防控任务,确保清洁无死角,除了加大对路面、公共区域和卫生死角的清扫、清洁力度,严格落实垃圾桶等的消毒制度外,强化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各环节的防控措施,每天对辖区内11座中转站、41座公厕、8辆垃圾运输车、30台特种车辆、486个果皮箱进行消杀,组织辖区18台洒水车、雾炮车对辖区进行喷洒消杀,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确保市民的健康安全。

在持续开展日常清扫保洁、公厕中转站管理、垃圾收集转运、果皮箱环卫车辆消杀等工作的基础上,该站增大机械化作业频次密度、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在保证日常作业标准的同时,尽量减轻人工作业劳动强度,确保辖区主次干道干净整洁。环卫车辆因使用频率高、常年装运垃圾,极容易对车厢产生腐蚀,在此高频率的工作情况下,示范区环卫站加强垃圾运输车辆车容车貌、密闭运输、抛洒(撒)滴漏、清洗消毒的相关防疫工作,防止环卫车辆滴漏污水导致病毒的“二次污染”。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先锋队员,那么环卫人员就是后勤队员,他们整日忙碌在一线岗位,有的喷洒消毒剂,有的清扫落地垃圾,有的清运垃圾桶……辛劳的他们用街头的“最美身影”为这场抗疫阻击战注入不竭力量。

文图:扈玲 王潇宇 张楠

编辑:冯长顺

审核:周若愚

终审:柏伴雪

来源:直播南阳云播台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