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余垚峰:大学生环卫工守护美丽家乡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危健峰 通讯员 王瑜芳 杨建学

“不好意思,刚处理完污水管堵塞,衣服有点脏。”当羊城晚报记者在梅州市垃圾处理中心见到余垚峰时,他刚处理完紧急突发情况。当天,他刚接受完“两优一先”表彰,身上的白衬衫沾了泥浆,但戴在胸口的党徽却熠熠生辉。

2008年,余垚峰开始从事梅州市的环卫管理工作,曾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环卫工人”。从清扫保洁、垃圾清运一线,到现在负责生活垃圾的终端处理,他一直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毅然回乡扎根环卫一线

大学时,余垚峰在苏州科技学院学习环境科学专业。2008年毕业后,余垚峰放弃了留在苏州发展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梅州工作:“感受了苏州的美丽,我更加觉得要用所学推动梅州城市的发展。”

回到梅州,余垚峰进入环卫系统工作,每天都在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一线,跟垃圾打交道。雨天,要及时清理垃圾,防止排水口堵塞;晴天,在垃圾转运站指挥车辆运输。每天下班回家后,他一身的臭味常常难以消散。

作为年轻人,他没有怨言,踏踏实实做好工作。到梅州市垃圾处理中心工作后,余垚峰任污水粪便处理车间主任。在梅州巩固全国卫生城市成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余垚峰不仅要做好日常的环卫工作,更要应对临时的检查任务。小到一条街、一个垃圾桶、一堆垃圾的清扫保洁,他都认真落实、全力以赴,于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环卫工人”。

不怕脏不怕累勇当先锋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垃圾渗滤液转化为达标水质排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余垚峰介绍,垃圾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和多种难降解的有机物,堆填杂质多,目前梅州采用高温蒸发处理,但高温蒸发容易在设备内部形成结垢。

2014年底,经检查发现,渗滤液蒸发设备内部形成大量结垢、难于清理,咨询技术人员后得知只能人工清垢。余垚峰义无反顾地带领同事一起进入闷热的蒸发主体内部,忍着臭味、弓着身子,用定制的工具不断把换热管缝内的结垢清理松散,再用高压水枪不断地冲刷4000多条换热管。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共清理出600余袋结垢淤泥,重量约为2.2吨。

2018年,在渗滤液处理设备运行期间,余垚峰发现,渗滤液处理设备的硫酸吸收塔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强腐蚀的工作环境,这导致硫酸吸收塔内部的衬层出现渗漏。余垚峰又多次带头进入3米多深的硫酸吸收塔密闭罐体,用探伤剂检测漏点,掌握罐体受损情况,为厂家维修人员节约了前期检查的时间。

勤思善学破解技术瓶颈

多次进入渗滤液主体清理结垢,余垚峰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减少结垢、让设备顺畅运行。他研究后提出,渗滤液原液进池前要增加过滤、曝气、斜管沉淀等前处理工作,在前处理池底部加装隔膜泵,每周定期清理淤泥,在渗滤液原液池进水管道加装浮筒,避免吸取原液池底的沉淀淤泥。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发现,这个方法确实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设备内部结垢大幅度减少。

“这就是滤液处理车间,一般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余垚峰领着羊城晚报记者在车间走了一圈,高温高压设备一直嗡嗡作响。原来,余垚峰担任车间主任时,就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为了降低车间噪音、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余垚峰提出,通过增加压缩机隔音设施和尾气整改措施改变车间又吵又臭的环境,将渗滤液处理车间内的声音强度由90分贝降至65分贝。

“保证渗滤液出水水质达标,是渗滤液处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余垚峰指着过滤后的清水说,水质不能只看清不清,还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余垚峰不定期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后的出水主要指标进行检测,在加强在线监控设备运营维护的同时,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对渗滤液处理出水、地下水、甲烷、恶臭、噪声等重要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相应的环保要求。

来源:金羊网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