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光明时评:“朝九晚五”开放,公厕也搞衙门作风?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作者:闵萧

近日,有市民在成都市网络理政平台反映,成都新都区花香果居中央公园的公厕在白天是关闭的,无法使用。对此,新繁街道办事处9月7日回应称,新繁街道花香果居中央公园公共厕所实行精细化管理,景区管委会派出专人值守,按照公共厕所维护管理制度,每天上午08:30-12:00,下午13:00-17:00开放,其余时间均关闭,“从而保证公共厕所设施、设备完好,提升游客服务质量”。

一个开放式公园内,居然有公厕执行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这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对于限时开放的原因,公园方面解释起来似乎理由非常充分:一者,公园内也有公厕是全天开放的;二者,对之限时开放,主要是因为“厕所内的卫生纸、洗手液、垃圾桶都被偷过”,“这大大增加了我们的管理、维护成本”。

言下之意,这不影响市民和游客的正常如厕需求,并且也是“被逼无奈”。但是,这样的理由真的能站住脚吗?一方面,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影响市民需求,说到底还是要让市民说了算。既然此事都被反映到当地网络理政平台,就足见市民对此是有看法和疑问的。另一方面,公厕内的物品出现“被偷”的现象,就索性减少开放,这更像是一种“撂挑子”。不文明行为确实应该谴责,但除了将责任推给使用者,故而限制使用时间,是否也想过是不是一些文明引导可以做得更好?

颇显讽刺的是,享受“朝九晚五”待遇的公厕据说是3A级厕所,“在装修、指示牌、马桶规格、无障碍设施等方面均比普通公厕好”。于是,限制开放之后也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诡异的场景:花重金打造的“高级”厕所,反而无法让市民得到足够的使用。言下之意,难道市民不配使用这么好的厕所?

这一幕的出现,表面看是管理方式的不当,实际背后还是一种可怕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思维在作祟。首先,不仅公共厕所如何修是“我”说了算,在使用上也必须达到“我”的要求,否则,你就别用了;其次,不论你什么时候上厕所,是不是刚需,都要看我们想怎么上班,怎么休息,怎么管理——你舒不舒服我不管,但先要让我“舒服”。

跳出个案来看,现实中这样的做法、思维,其实并不少见。把上厕所换成办证、审批、签字、转学等等其实都成立。社会上一直把“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当作衙门作风、官僚主义。公厕限时开放背后的思维与它的内核其实是一致的——只顾服务提供者的“舒服”,而不顾被服务者的需要。

尤其应该警醒的是,此次事件中的“朝九晚五”制度,更像是一种隐喻。它代表着某种体制内的规矩和做派,已经从机关单位蔓延到了公园管理、厕所管理这种社会化事务中,也就意味着它要“规训”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接受它、适应它。这显然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越界和扩大化。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来源:光明时评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