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餐厨垃圾不仅是废物,更是资源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倡导“光盘行动”,一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生动剧集正在上演。然而,在关注源头节约的同时,我们也不该忽视餐桌下的节约——能打包的打包后,不能打包的泔脚是否也可以讲求“节约”?

  答案是肯定的。日新月异的新技术让餐厨垃圾也可以变废为宝,这就是另一种节约。

  餐厨垃圾难处理

  餐厨垃圾是一类特殊的城市生活垃圾,其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易腐烂,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且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如果处置方法不当,没有建立正规、完善的处理流程,将引发日益严重的“地沟油”、“垃圾猪”等问题,给城市环境与居民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潜在危险源。

  记者了解到,通常情况下,城市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只有少部分被收集和利用,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部分餐厨垃圾收集后被送往填埋场,进行压缩、填埋或焚烧。这种处理方式的弊端是,由于餐饮垃圾含水量比较高,在混合处理前需要进行额外的预处理,而且,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没能充分利用餐厨垃圾中含量较高的有机物。

  第二,好氧处理做有机肥。所谓好氧处理是指在充分供氧和适当温度、营养条件下,使好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利用其将污物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硫酸盐和硝酸盐等无害物质的过程。这种处理方式的弊端是占地面积较大、处理量较小、产生的气味对环境有较大影响,整个处理方式的经济性不高。

  第三,制作动物饲料蛋白。这种处理方式的弊端除了处理量较小外,由于餐厨垃圾本身含有大量的动物蛋白,处理后作为饲料会产生同源性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反刍类动物。欧盟从2003年开始正式执行动物副产品条例,严禁使用餐厨垃圾及其衍生物作为养殖动物的饲料。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也先后针对此问题作出严格规定。据悉,我国也拟出台相关政策对于餐厨垃圾用作饲料的方式进行限制。

  不难发现,目前情况下,餐厨垃圾的处理仍然只是为了达成解决垃圾的目的,还谈不上“变废为宝”。专家告诉记者,这与餐厨垃圾的难处理有关系,技术是一道坎,经济回报是又一道坎,两者缺一不可,种种难题之下,餐厨垃圾的再利用一直未能走出“摸索”阶段。

  把资源放到对的地方

  餐厨垃圾虽被称作“垃圾”,其实浑身是“宝”。其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看,则包括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这些都是颇有利用价值的“营养物质”。正因为餐厨垃圾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如能加以有效利用,确实可以成为发展循环经济不可多得的富矿。

  据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相关统计,目前我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废弃物约6600万吨。理想状况下,如果这些餐厨垃圾全部转化为能源资源,将创造惊人的“财富”:每年可发电130亿千瓦时,可以供应约6300万人(约占我国总人口近5%)一年的生活用电;餐厨垃圾中的废油脂每年可生产200万吨生物柴油;每年可生产有机肥料3600万吨,可供2400万亩农田施用,每年可直接或间接减少施用化肥1500万吨,以此促进有机农业,可增加农业产值近1000亿元;还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4500万吨,按去年初8欧元每吨价格计算,每年仅CDM(清洁发展机制)交易就可获得40亿元的收入。

  由此可见,餐厨垃圾具有废物与资源的双重特性,正如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何炳光所说,是典型的“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那么,从餐厨垃圾到可再生资源,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

  长期致力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相关科研的GE (通用电气)公司为我们拓展了餐厨垃圾处理的新思路。GE(中国)有限公司能源集团市场总监贾中汉认为,伴随我国有机废物厌氧发酵技术的逐渐成熟,餐厨垃圾厌氧处理制生物沼气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餐饮垃圾中的油脂提取作为化工原料或者作为生物柴油,剩余物经厌氧发酵产生生物沼气发电,剩余的沼渣可做有机肥,这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解题途径”。

  贾中汉告诉记者,在这种处理方式中,收集来的餐厨垃圾通过分选装置去除大块物料后再经提油回收其中的油脂,而后经打浆、调质,进入厌氧反应罐,在此与菌种接触,在一定的PH值和碳氮比条件下,经水解酸化、甲烷化产生沼气,沼气经净化后去发电或直接做燃料,沼液可做液体肥料或曝气处理达标排放,少量沼渣则可经堆化制成固体肥料。这一处理方式的特点是“三高”:资源利用率高,有机物转化率达85%甚至90%以上;沼气产出率高,每吨餐厨垃圾可产沼气120立方米以上;沼气中甲烷含量高,可达60%-75%。此外,该处理方式还有工艺简单、流程短、自耗能少、处理过程无异味等优点。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