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资金不该成为农村垃圾处理的拦路虎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连日来,从海口到琼海,从临高到儋州,海南农村垃圾现状伴随记者的实地走访再度曝露于众。缺乏垃圾处理设施、环保资金青黄不接、村民环保意识薄弱……面对各种“吐槽”,主管全省农村垃圾处理的海南省住建厅方面坦承,资金已经成为这项工作长期有效开展的瓶颈问题。(3月3日南海网)

  农村垃圾处理项目中设计好的一些方案如压缩站的建设、垃圾的分类,往往由于资金不到位,或者土地协商不成,拖沓止步于中间环节,结果要么进展缓慢,要么“虎头蛇尾”,这样的事实不免让人扼腕叹息。资金缘何成了农村垃圾处理的“拦路虎”?对GDP高速增长的城市而言,真的就缺乏这些用于农村环保的资金吗?

  答案显然不是。固然,公共财政划拨给住建厅用于农村垃圾处理的资金可能真的有限,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公共财政就穷到无以为继。统计显示,仅2012年上半年,海南省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17亿元。这些公共财政,有多少用于农村垃圾处理?又有多少用于城市大项目建设?又有多少最终流入“三公”消费之中?

  事实上,在高速发展变化的城市和城乡环境和谐的选择面前,我们宁愿选择后者。因为,只有环境真正实现了和谐,经济社会发展才有了可持续的基础。就现实而言,资金之所以成为农村垃圾处理的“拦路虎”,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前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错位:对政绩可见的项目、工程大力投入,而对难以立竿见影的公共领域,缺乏投入的决心。

  因此,当下,要破解农村垃圾处理的资金瓶颈,最大的症结就在于,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思路,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倒逼政府由以单一的GDP政绩观,转向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此外,更重要的是,必须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激励社会公益团体、组织加入环境保护,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缓解公共财政对民生投入的压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