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垃圾分类的三大关键问题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随着经济的繁荣、消费的激增,城乡垃圾产量越来越大,垃圾处理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避免出现“垃圾围村”和“垃圾围城”情况?笔者认为,进行垃圾分类无疑是重要途径之一。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实现垃圾分类,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并减少垃圾处置量,减轻城乡垃圾处理的压力。

  如何真正实现垃圾分类?笔者认为,关键是解决三大问题:“是什么”“如何分”“去哪儿”

  垃圾分类是什么?从意识上,相关部门要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同时,应着重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例如,外卖餐品应把餐盒、餐具、食物残余进行分类投放,而非一股脑地投进垃圾桶。

  如何分类垃圾?普遍来说,城市目前使用的方法为二分法(可回收/不可回收)、三分法(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可回收/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

  城市在垃圾分类启动之初,可先用三分法等简单分类方法,并在管理正规且便于管理的机团单位、农贸市场、商场、校园、酒店宾馆、物业小区等单位(小区)开展试点,保证分类垃圾得到分类处理。

  但最终,若想实现资源化利用,获得更好的垃圾分类效果,还应进一步细化分类标准。根据资源分布特征,相关部门可以设置细分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及回收体系,通过分类处理体系建设促进垃圾分类长效化。例如,在花卉植物更为集中的地点,可以增设植物垃圾的专用回收桶。

  垃圾去哪儿?众所周知,能回收的垃圾要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不能回收的要依照科学方法进行合理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垃圾分类不仅仅是指消费者丢垃圾时进行分类投放,还包括垃圾收购、运输、销售、加工、成品市场等组织的再利用产业体系的支持。否则,前端垃圾分类做好了,后续处理跟不上,也只能是劳民伤财的空忙。

  打个比方,如果垃圾实现分类投放后,垃圾车却把分类好的垃圾倒到一起运走了,这将让前期的分类工作毫无意义。因此,垃圾回收车应进行分隔式的改造,分类装载垃圾。再比如,设置厨余垃圾桶时,在后续处理上应建设厨余消纳设施。若无相关设施,也可建立垃圾下游产业的专门回收队伍,由厂家直接回收,实现多渠道回收。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对于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大有裨益。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