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王则楚:垃圾处理费挂钩水费不适合国情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报载,广州市城管委总工程师鲍伦军透露,2013年垃圾分类补贴会财政“断奶”,随之而来的将是垃圾费收费方式的变革,目前正在酝酿的收费模式有两种:“按袋计量”和“与水费挂钩,随水费收取”。他并且称,“国际上有通行规则,每个月家庭用了多少吨水和你所产生的垃圾量是有相关系数的,垃圾费随水费收取,在深圳、中山等地推广得都比较成熟。”

  此言一出,令人愕然。用水量与垃圾量相关,这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大量餐厨垃圾是经过洗菜池的“旋刀”粉碎后排入下水道的。试问,广州的大部分下水道有按这样的标准来设计吗?有多少人家里的洗菜池下水处安装了“旋刀”?或许城管委官员的逻辑是,用水多的家庭,说明人的活动较多,相应地垃圾产生量也多。但千万人口的城市,各户情况千差万别,可以简单地“与水费挂钩”吗?这种不顾国情、民情的“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实际上是一种懒惰的计费方式,除了方便收费部门外,对于市民而言是一种与垃圾量多少关联不大的不公平收费,它不可能促进垃圾分类减排,不可能促进垃圾量的减少。

  目前广州的垃圾分类试点有三大模式:“垃圾不落地”、“厨余专袋投放”和“按袋计量投放”。不管是哪一种模式,计量都是必须的!没有计量,就不可能通过经济手段来鼓励垃圾的减排,我们垃圾围城的状况,也不会随收费方式的变革而得到改善。

  其中,“厨余专袋投放”,由于厨余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不是有厨余垃圾处理厂抱怨说出钱也买不到厨余垃圾吗?饮食店的厨余垃圾可以高价卖给收集者,甚至转手卖给地沟油作坊去谋利。因此,“厨余专袋投放”,既可以回收利用,更事关食品安全,这些工作都是政府本来就应该做的。这部分专袋投放,其成本完全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回收来补偿,不一定要住户掏钱买“专袋”。

  至于“不落地收集”和“按袋计量收集”,都应强调计量收费,以增强市民的减排意识。例如,广州人的春节年花,一过完节,就成了垃圾的主角。如果计量收集,恐怕许多家庭就会主动把花送到集中处理的地方,而不愿付出“高价”垃圾费去丢弃。荔湾区不是已经有了木料粉碎的垃圾处理厂吗?送过去还有奖励!垃圾是一种资源,只要我们分类到适合使用的水平,自然就会有去处的……

  这次城管委官员一方面强调按袋计量“最难啃”,一方面又端出“与水费挂钩”的备选模式,既然按袋计量“难啃”,就说明垃圾分类还未深入人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分类工作做得更深更细,争取更多市民理解,为计量收费创造条件。倘若在条件还不成熟时,就急着“与水费挂钩”,这不免令人怀疑,是否为了掩护“2013年财政补贴‘断奶?

  只有采用计量收费的方法,才能树立市民减少垃圾排放的意识,进而在全社会树立“反对过度包装”的观念,确保垃圾治理走上科学的轨道。 (作者是省政府参事)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