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人民日报:生活垃圾分类,到底卡在哪(来信综述)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分类回收设施的便利性是影响居民垃圾处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建议按照因地制宜、大类粗分的原则制定分类标准

  ●要实现可回收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衔接,有害垃圾分类收集与危险废物处理衔接,易腐垃圾或厨余垃圾分类收集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衔接

  ●鼓励社会资本、专业化企业参与到垃圾处理的具体环节中

制图:沈亦伶

  制图:沈亦伶

  近期,《读者来信》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到底卡在哪”讨论,引起读者广泛共鸣。

  实际上,我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已有10多年时间。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拉开了我国垃圾分类收集的序幕。这些年来,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垃圾分类意识有所增强,分类垃圾桶、垃圾处理设备等硬件设施得到提高。但从整体效果来看,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分类推广仍然未能真正深入百姓生活。

  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分类刻不容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比较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据住建部数据,2015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是1.91亿吨,2016年是2亿吨。

  数量庞大的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对人居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垃圾分类刻不容缓。“优良的人居环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安徽合肥读者程华表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破解城乡垃圾难题,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源头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减小环境污染的关键。”清华大学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举例说,废塑料填埋难降解,不仅污染地下水,还会永久性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垃圾混在一起焚烧,可能释放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给公众带来健康风险。

  不仅如此,生活垃圾分类还可以提高后续垃圾处理效率,降低处理难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比如,将热值较高的可燃成分进行燃烧发电,提高热效率;将易降解的有机物质分选出来进行堆肥处理,提高堆肥效率和质量等等。

  “垃圾分类收集既能够让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又有利于保护好生活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宣威市读者周均虎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