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出口垃圾就是殖民掠夺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谈到环境保护,国际上有些环保主义者总是以英、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例,来对比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在这些人看来,欧美国家无疑就是最值得中国学习的、完美无缺的样板。

  可是,媒体最近的一些报道却表明,在环保问题上,某些西方国家搞的却是“双重标准”。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持自己优美的环境,正在向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污染”。

  由于处理电子、医疗等垃圾的费用往往比较高,于是,西方国家的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便把一些垃圾以“低价”或“捐赠”的名义运往中国,这不但可以省下一笔处理费,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和不菲的运输费。从1997年到2005年8年间,英国运往中国的垃圾数量涨了158倍,2005年共计向中国运送的垃圾数量达190万吨。而据《环球时报》最近的一篇题为《“洋电子垃圾”污染中国》的报道,美国每年要把近60%的电子垃圾出口到中国。英国环境大臣在某次谈话中甚至暗示,货船从中国运货到英国来之后,如不捎带一船垃圾回中国,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

  显然,这些交易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垃圾输入国。以中国为例,工人不但要在简陋恶劣的条件下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而且处理垃圾造成的巨大环境污染,也最终由中国承担。虽然这些垃圾经过处理后会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成本往往远远超过由此而带来的收益。以一台电脑来说,它含有的有害物质如铅、镉、汞等多达300余种。在粗糙、简单的拆解工艺下,这些有害物质会慢慢浸入土地,挥发到空气中,随着河流“远播”,最终在人体中“生根发芽”。

  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些垃圾不利于它们自身的环保,于是便通过自我控制,将引起公害的产品(事实上是一种垃圾)、操作流程“出口”给了发展中国家。这种不负责任地倾倒垃圾、为祸他国的“交易”,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肮脏的行为。如今,地球已然成为一个“村落”,各个国家在“地球村”中相邻而居。试想,邻居为了自身的环境和卫生,把垃圾倒在你的家门口,你还会觉得,这位邻居是讲究卫生的吗?在这种情况下,你还会觉得,应该向邻居学习吗?

  为了降低本国垃圾处理的成本,发达国家把环境问题转嫁给我们,这不但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也是一种国家间的歧视。“环境正义”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产生的。正如其倡导者莱恩特所言,“环境正义与当今的剥削、不平等及一些集团持有特权的生产机制、福利体系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在“环境正义”理论中,不同国家在处理环境保护问题上,不仅拥有平等的权利,也要承担同等的义务。发达国家将电子垃圾、污染物品等出口至发展中国家,正是发达国家逃避环境治理的义务,将其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而自己却轻而易举地享受环保权利的表现。这无疑又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一次殖民掠夺,当初,在不平等的殖民体系下,发达国家掠夺的是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原材料和资源,如今,他们掠夺的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美丽的蓝天、清洁的空气和绿色的田园。

  是该警惕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的这种“环境歧视”的时候了。透过“环境正义”的视角,我们应当告诉自己,再也不能用“经济理性”来主导我们的整个政策思维。在“环境正义”的视角下,我们在揭露西方国家“环保掠夺”的同时,也要正视其危害性,正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由于“环境不公正”所造成的某些人群的生活和生存危机,时刻保持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慎思和客观公正,坚决堵住来自境外的污染源。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