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别让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垃圾中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已成为现代城市进行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探索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战略,而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是最有力的措施之一。垃圾分类是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是进步的表现,那么,垃圾分类在我市做得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我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式样大小不一的垃圾箱,表面都用比较显眼的颜色标明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字样,但是真正了解并认真按照分类来丢弃垃圾的市民并不多见。
乱扔垃圾的少 扔错地方的多
记者于22日中午在某大型超市门前几处垃圾箱旁看到90%手中有垃圾的市民都能主动将垃圾丢入垃圾箱。而且很多市民从公交车上走下后,能主动寻找垃圾箱,将拿在手上的垃圾放入垃圾箱。但记者同时也发现,尽管路旁设置的都是分类垃圾箱,但市民中只有少许人将垃圾分类后分别投入两个不同的垃圾桶。
23日早上,记者在市区某餐厅门口看到,几个统一着装的餐厅工作人员正提着大包小包的垃圾往垃圾箱里塞,实在塞不进去的干脆就直接堆放在垃圾箱周围。当记者问起是否知道门面及餐厅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该投放到垃圾收集点及垃圾清运车上,而不应该投到路边的果屑箱里,是否知道生活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相关知识时,工作人员均一无所知。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在丢弃垃圾时都是随手往垃圾箱一扔就完事,根本不管“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垃圾分类情况不容乐观
对此,记者采访了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谢罡玉书记。谢书记告诉记者,从2002年起,我市环卫部门就陆续在市区投放了1000多个分类垃圾桶。这些造价300—600元一个的分类垃圾桶造型新颖,色彩鲜艳,桶上标明“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全市日产垃圾500余吨,而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一般采用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处理(针对医用等不可回收垃圾)等方法,另外,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则由回收部门回收后经过处理,进入循环利用。目前,我市生活垃圾至少有9.9%的成分已进入了循环利用系统。
记者23日跟随环卫工人陈师傅打开红星街某分类垃圾桶后,发现标明“不可回收垃圾”的桶里,却有纸张、 塑料袋和废金属在里面。陈师傅说,分类垃圾箱没有起到分类的作用,大量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是由回收工作者及环卫工作人员来完成的。他们每天都沿途清理垃圾箱,然后送回垃圾处理站,几乎找不到一个严格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丢弃垃圾的垃圾箱。这样给垃圾处理、回收和利用带来很大的难度。
“由于市民在第一道分类关口做得不够,造成可利用垃圾与不可利用垃圾的混淆,在垃圾填埋场,每天有上百人在垃圾堆中捡拾废品(可回收部分),这样一来,部分可回收的物品已无法回收,同时在垃圾堆中翻捡废品也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陈师傅说。
关键在于意识的提高与习惯的养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街头的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市民对垃圾分类标准不清楚也许是导致垃圾分类无法有效施行的重要原因。一些市民对记者坦言,分类垃圾桶虽贴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样,但不少人根本不懂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将垃圾混扔。一姓周的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大概了解一些垃圾分类的常识。但是实在不太习惯分类整理,觉得太麻烦了。所有的垃圾不管是厨房的、卫生间的、客厅的、饭厅的,通通都是放在一个大袋子里或者几个一起提着,再全部丢进垃圾桶。这些情况表明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还不到位,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亟待提高。
谢书记说,其实只要每一位市民在丢弃生活垃圾时多费一点时间,将可回收部分(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废塑料)用一器皿单独存放,待回收工作者上门收购时,卖给回收工作者,一个月应有几元到十几元的收入,这样利民又利己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目前,关键是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工会、群团、教育、城管、环保、环卫及各宣传媒体拿出具体措施,形成社会联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循环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而有效地实现废物的重新利用和最大程度的废品回收,为垃圾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谢书记最后这样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