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垃圾处理产业化需要理性融资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我们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比喻成“朝阳产业”。实践也证明,垃圾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果利用得当,1吨垃圾可获得300至400千瓦的电。如果将1亿吨垃圾中的1/3用于发电,相当于每年节约2200多万吨煤。国家有关部门已将环保产业列为“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如果每年以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近2亿吨计算,因可再生资源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250亿到300亿元。因此,加大技术开发科研经费的投入,提供财政和信贷支持,发展多渠道融资,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向着产业化轨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的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投融资市场,呈现出活跃的景象。据悉,在未来的5年内,我国在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投资需求预计将超过1282亿美元。但是投融资市场的商机和风险并存,单就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来说,其投资是可观的。比如,建一座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垃圾焚烧场,就需投入数亿元。所以,成熟的技术市场和理性的融资手段是必须的。特别是在相关的项目报建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投资企业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让风险分担的理念深入到我们的整个投资运营过程中。

  不久前,世界银行集团机构之一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宣布为我国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与供水领域的投资项目提供防范非商业性风险担保,并对三个基础设施项目签发了价值3420万美元的担保。我们相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作为“朝阳产业”,其资本市场的运作必将趋于理性。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