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如何让“垃圾不落地”成为全民自觉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相关部门挨家挨户上门收垃圾,北京市东城区44条主要大街今年年底将全部实现“垃圾不落地”。下一步,该区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在“两横两竖”共15条大街推广“垃圾不落地”。

  “垃圾不落地”,愿望是美好的,但任务是艰巨的,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做成长效的社会文明工程;需要长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宣传和正面引导,让其真正成为全民自觉。

  首先,要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推进环卫管理的升级。环卫部门要加派人手,对中转站垃圾安排“专人清”,不让垃圾“过夜”;其他地段的垃圾房、垃圾箱,也要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确保“无缝隙、无死角、全覆盖”。同时,环卫执法更要硬起来,对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彰显推广“垃圾不落地”的决心。

  其次,还需要提高垃圾处理水平。相关部门应采取多项措施实现垃圾处理全过程封闭,“没有垃圾臭味、没有污水横流、没有垃圾撒漏”的目标,有效杜绝垃圾二次污染,减少蚊蝇滋生。比如,加大投入建设新型垃圾压缩中转站,升级改造现有的垃圾中转站;在老旧小区、横街窄巷安装密闭式垃圾屋;购置桶装运输车、大容量塑料垃圾桶等。

  最后,要使“垃圾不落地”有效推行还要靠市民配合。在市民观念培植上,相关部门要多花心思,要舍得“下本儿”,还要有“日拱一卒,不期速进”的恒心。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让“垃圾不落地”成为全民自觉,在我们的城市成为现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