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由意大利“垃圾危机”想到的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一提起意大利,人们立刻会联想起世界上最美的喷泉、最引领风骚的流行服饰、最宏伟的古迹……然而,近来让世人更多地关注起意大利的,并不是闻名于世的比萨斜塔、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风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而是那不勒斯的一场“垃圾危机”。 

  据报道,自去年12月21日以来,意大利南部一些城市的垃圾清运工作即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那不勒斯市街道上堆积的待处理各类垃圾已达到5200吨,坎帕尼亚大区各城市堆积的垃圾达11万吨。原因据说是垃圾场空间不足,无法继续堆放垃圾,垃圾处理人员只好停业在家。而部分民众因对政府重启一座旧垃圾处理场的决定不满,与警方发生了冲突,更给“垃圾危机”火上浇油。无法忍受垃圾当道的当地市民,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就地放火焚烧垃圾,弄得一些颇具地中海风情的小城像正在打仗一样。

  面对这场“垃圾危机”,意大利政府在动用军队清理垃圾的同时,召开紧急会议商讨解决之策,总理、内政部长、环境部长和国防部长等悉数与会。意大利总理普罗迪1月8日宣布,政府决定重新启用那不勒斯及附近地区一些已关闭的垃圾处理厂,同时新建3处新的垃圾焚烧处理厂,并任命前全国警察局长德·杰纳罗为政府特派专员,赋予他“所有的权力”,在4个月内彻底解决南部城市那不勒斯及其周边地区的垃圾处理危机。

  垃圾也能引发危机,逼迫一国政府派遣特派专员拿着“尚方宝剑”,立下军令状限期解决——这一现象再次警醒人们,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数量惊人的各种垃圾正在威胁着世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进而危害着人类自身的健康。如何有效地减少和处理迅速增多的垃圾,是各国政府和民众都需要认真面对并努力解决的课题。

  在垃圾处理方面,一些国家的做法的确值得学习借鉴。如法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国都是采取分类收集的办法,尽可能地提高垃圾的循环利用。对于那些不讲公德、随手抛洒垃圾的人除罚以重金外,有些国家还要让其在电视上曝光,使他们遭受经济与名誉的双重惩处。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垃圾回收设备方面为世人做出了榜样,日本的垃圾回收车的后车厢就像一台滚动的“收割机”,被扔进去的垃圾会被自动压缩以便装得更多。而且垃圾车密封很好,不会因为生鲜垃圾等漏水。这些垃圾车完成一天的装卸任务之后,会开到专用洗车厂进行彻底清洗。所以,每次垃圾车出发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任何异味。日本政府对垃圾塑料袋也按统一标准生产,而且这种垃圾袋即使燃烧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垃圾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的破坏,需要加以高度重视。日前,我国宣布,将从今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随后,澳大利亚也宣布超市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而且要使这一计划从今年年底开始实行。可以想象到,在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后,暂时肯定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但这种个人一时的不便与对人类永世的威胁相比孰轻孰重,人们在了解了意大利人在垃圾危机中的感受后肯定会有更为明确的判断。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