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快快评|分类应对,推动垃圾分类渐入佳境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迎接垃圾分类大考第三天,现代快报记者探访南京各个小区发现,经过了第一天的慌乱,第二天的适应,南京很多小区垃圾分类已经慢慢走上正轨了。面对分类阵痛期出现的各种情况,城管部门将督促各区、街道加大分类指导和清运,同时对“分”不好的物业和单位要约谈(详情)。

根据记者探访的情况可知,就全市而言,垃圾分类的情况是良好的,但也有不如人意之处。例如,有人分有人不分,物业忙不过来急需人手;有些居民还是会随意扔垃圾。总的来说,垃圾分类正在坚定不移地落实中。这符合我们的预期。揆诸各地推行垃圾分类新政的情况,初时不熟后期熟练是比较明显的规律。

指望市民一开始就迅速进入状态,呈现出极佳的“动手”能力,是不切实际的。总有人掌握得快一点,有人掌握得慢一点;有人积极一点,有人“迟钝”一点。

分类倒垃圾出现“快慢班”,并不奇怪,也需要包容对待,“分类”解决出现的问题。

其一,对于积极落实新政的单位和个体,不妨多点赞,并将其先进经验加以推广。有条件的还可以从中组织“志愿者”,到其他地方参与指导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牵涉到的是一个整体,必须实现整体进步,任何一方缺一不可。先进帮后进,这个可以有。

其二,对于落实新政还有疑惑和困难的单位和个体,应该适当给予“适应期”。垃圾分类是在和一个传统的、固执的习惯进行博弈,这是应该看到的大背景。很多人未必是成心和新政过不去,而是一时间还不习惯新事物、新做法。加之一些老年人接受能力、处置能力有限,难免会“手忙脚乱”。对这些情况,应有宽宥之心。

而对于消极对待新政,甚至故意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该予以批评教育。约谈是一种必要的方式。除此之外,也要向其提出纠错时间表。当然,当罚则罚,也是少不了的铁腕。既然垃圾分类已经制度化、常态化,必要的惩戒手段还是不可少的。

其三,对于新政推行期间出现的意见和建议,也不妨多听一听。南京实行垃圾分类新政,比一些“先发城市”要晚,但又比一些城市要早。借鉴好的经验、改善缺憾之处,是“承前启后”之需,是精益求精之需。历来没有完美的方案,新政总是在执行、沟通的过程中越来越完善。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来源:现代快报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