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日本大阪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置经验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看不到满天飞的垃圾,市民就更愿意配合分类工作了

  根据过往的采访,目前广州在垃圾分类上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如何在市民中落实垃圾分类,焚烧厂的选址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如何延长填埋场的寿命。大阪市政府在垃圾分类的推广过程中,同样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

  问题1

  如何让市民支持垃圾分类?

  台风天也坚持收垃圾积极改善

  一周有六天,大阪市环境局环境事业中心的垃圾车会前往各街区回收垃圾。这次我们采访的大阪市东北环境事业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边说“你好……我又来收垃圾啦!”一边跟着垃圾车走,把放在各家门前的一袋袋垃圾扔到车上,这就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但实际上这份工作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麻烦。

  采访的前两天,大阪市不巧受到了台风的严重影响。记者坐的飞机在天空盘旋了一个多小时才得以安全降落,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恶劣情况下,环境事业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是要一如既往继续工作。中心的副所长说:“当时雨下得很大,路很滑,我有点看不清前面的路,但如果今天不收,垃圾就要等下周一才能收,给市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当天完成。”垃圾回收是作为地方自治体的大阪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即使是刮台风下冰雹,他们都要保证在当天完成回收任务。

  如今垃圾回收政策得到了强化,市民遵守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扔垃圾,作为行政部门更加要以身作则了。为政策的推动,那种一到台风天,街道就垃圾乱飞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而市民看到行政工作的改善,更愿意积极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了。

  以友善方式循循善诱

  当然,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比如有人记错了丢垃圾的日子,或者把其他种类的垃圾混进来了等等。遇到这种情况,他们都会拒绝回收垃圾,并在那个垃圾袋上贴上醒目标签,提醒他们哪里做错了(黄色标签是资源垃圾,橙色标签是普通垃圾)。

  他们不会采取强硬的惩罚措施,而是不厌其烦地跟他进行解释说明。“这样有人就会答应你好好分类了。”如果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他们还会亲自上门去收垃圾和教他们怎么正确分类。

  “垃圾分类推行这么多年了,虽然还不能做到100%准确,但配合的市民越来越多。可能一天回收2100户家庭的垃圾当中,大概只有20-30户是做得不对的,说明了几次都没有改善的人很少。”据中心的副所长介绍,他在环境局工作了20多年,他不认为回收垃圾是一件讨厌的工作,他感觉大阪市的街道确实比以前干净多了,乱扔垃圾的情况少了很多。

  问题2

  如何让市民不抵触焚烧厂?

  建一个“童话城堡式”垃圾处理厂

  稍微了解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日本人推崇动漫文化,向往童话般美好的虚构世界。如果你到了大阪市的舞洲垃圾处理厂,你对于日本人这种“童心”会有更真切的认识。色彩斑斓的外墙、弯弯曲曲的线条设计,还有金光灿灿的屋顶,看起来就像是童话世界里的建筑物。或者,可以称之为宫崎骏笔下的“哈尔移动城堡”的现实版。

  要建这样的建筑物可不容易,大阪市政府邀请了维也纳艺术家佛登斯列•亨德华沙(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设计。自然中没有笔直的线条,也没有相同的事物出现,因为他在设计中刻意用曲线描绘,考虑到建筑物会破坏自然,亨德华沙还可以在厂房以及处理厂周围采用了绿化设计。除了外表设计得像城堡之外,焚烧厂里面也是充满童趣。

  厂房墙上画满了精灵、花草,过道上还“种”有各种人工植物,偶尔你会看到一只叫POM的绿色吉祥物在屏幕上跳来跳去去,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被精心设计成各种巧妙的方法进行介绍,即使是在厂房里面,也有一种置身于魔幻森林的感觉。建一座这样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厂房,造价可是高达6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8亿元)。

  如此特别的设计,这里当然不只是一个焚烧厂那么简单。工厂大楼的二层和三层却都对外开放,市民和游客只要事先进行预约就可以自由地进入参观,因而也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2001年竣工至2010年年底,这里已经接待了15万人参观,据说如果遇上旅游高峰期,需要提前几个月才能预约得上。

  把一座焚烧厂建成一个城市的著名旅游名片,你可不得不佩服大阪市政府的想象力和魄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