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难以置信!8万吨电子垃圾做成东京奥运会奖牌?日本这点值得钦佩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虽然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已经确定延期,但这届命途多舛的大赛还是非常值得人们关注。不知道大家在看过这么多的奥运会比赛后,是否有注意过那些金光闪闪的奖牌?那么这些奖牌又是由什么制成的呢?近日,中国台湾资深体育记者刘善群出版著作《东京奥运634》,他以一名报道国际体育大赛超过20年的专业人士视角揭露2020年东京奥运会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他就写道这届大赛的奖牌,竟然是由8万吨电子垃圾制成。


以下内容摘自《东京奥运634》: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各项竞赛获得优胜的选手,月桂枝和橄榄枝编织成的“桂冠”,代表天神宙斯给的最高荣誉。历史上第一次把金牌颁给运动赛会的冠军,要追溯到公元1465年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一场游艺会,曾经把一面金牌颁发给三级跳远的冠军。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比赛开始,优胜者都会颁发奖牌。不过给奥运奖牌方式很特别,冠军是颁发银牌,第二名是铜牌,第三名并未给奖牌。第二届法国巴黎奥运会则是前三名颁发奖杯。现有奥林匹克运动会颁发金、银、铜牌的形式,是从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举行的第三届奥运会开始。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对每一面奖牌的大小和金牌含金量都有规定,奖牌直径至少要6厘米,厚度0.3厘米,质量不限,金牌的含金量至少要有6克的纯金(大部分材质为纯银)。

2020年东京奥运会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上,无论是奖牌的面积和重量,都创下了夏季奥运会的新纪录。金、银、铜牌的直径都是8.5厘米,质量分别是556克、550克和450克。根据资料显示,奥运史上最重的金牌出现在2010年的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奖牌重量达576克。


环保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重视的议题,东京奥运组委会在这次奥运的活动中全面置入与环保相关的概念与行动。日本从1980年即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是当今世界上垃圾分类做的最好的国家。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奖牌东京奥组委别出心裁,从2017年4月1日开始,费了2年的时间从78,985吨的白色家电和621万个手机中,提炼出31千克纯金、3,500千克纯银和2,200千克纯铜,所准备要颁发的5,000枚奥运奖牌,都是来自回收的家电和手机垃圾,这可说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惊人创举。

东京残奥会的奖牌制作材质,和东京奥运会同样来自回收的家电和手机垃圾,但所有的金、银、铜材质,必须到2020年的5月才能全部提炼完成。


其实光靠家电和手机垃圾的回收,无法足够提供奥运奖牌所需要的金、银、铜材质,东京奥组委发动了群众的力量,尤其是大型企业,才能达成需求指标。日本许多企业和会社都捐赠等待回收的公务手机,比如日本邮政就捐出了被淘汰的30,000个公务手机,东京瓦斯、三井住友银行也分别捐出了4,000个。TOTO(东陶)则是在厂区和办公场所设置回收装置,向全日本40个集团据点公司成员及家属回收旧手机。

“打造永续的社会”是东京奥运主要诉求的目标之一,从垃圾中提炼金牌不但创意十足,还要更加强调“小型家电再回收法”的重要,持续提高日本国民做好垃圾分类和回收。奥运奖牌的材质总共来自28种电子产品。


“参与”和“共创”是目前全球在创新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日本借由电子垃圾回收落实“小型家电回收法”,更重要的是让日本国民都可感受到他们对东京奥运会做出贡献。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就提到,每想到东京奥运的奖牌有一部分是自己的手机所制成的,就会对奥运会和残奥会更有期待!

根据联合国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产生将近4,500万吨的电子垃圾,但只有20%被回收。过去10年全球报废的手机将近100亿个,晶片的重金属和有害化合物严重危害生存环境,有效回收更是当务之急。日本在主办东京引进电子垃圾回收行动,再制作成象征奥运荣耀的奖牌,环保、永续、共创、共生的举措赢得全球称赞。


东京奥运的奖牌由来自大阪的川西纯市设计,他毕业于大阪艺术大学,作品擅长在色彩、心理和空间等运用。奖牌一面是古希腊胜利女神尼姬的形象,另一面则为2020年东京奥运的会徽。川西在胜利女神面的背后设计荣光的反射,他说明这项的设计是呈现竞赛场上胜负皆有,都是在为荣光而战。从光芒四射的呈现中,可以突显胜利者所获得的尊崇。奖牌另一面呈立体旋涡状,中间刻上东京奥运会“组市松纹”集合而成的会徽,曲面角度各异的设计,阐示著运动员和支持者的活力与多元性。

奖牌的缎带也有环保元素,用可再生的聚酯材料製作,上面印有东京奥运会徽的组市松纹图案,更贴心的是,图案採用视障人士可触摸的凸点设计。


国际奥委会对奖牌设计的规范是在1907年举行的执委会上,1908年伦敦奥运会开始,奖牌正面必须使用国际奥委会制定的胜利女神尼姬图案,背面则由主办国自行设计。

除了奖牌之外,东京奥组委也为每面奖牌配制了专用的存放盒,盒子的材质是天然木材。为了向获奖的选手致敬并且强调独一无二,每个木盒都由日本工匠精心打造,盒面上的木纹自然天成不会重重复。

作者简介:

刘善群,1964年东京奥运会举办当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宜兰县,中国台湾政治大学经营管理硕士、中国台北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硕士、世新大学三年制编辑采访科。

职业经历:《民生报》体育记者、台视体育主播、台视首任驻北京特派员、鸿鹰动画策略总监、中天电视协理兼发言人、《中时电子报》总编辑暨时报资讯总经理、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公共事务处处长兼发言人、台开集团新天堂乐园总经理、风狮爷购物中心总经理

奥运报道经验:先后参与7届奥运会采访工作,包括1996亚特兰大、2000悉尼、2008北京及2012伦敦等4届奥运现场采访、转播工作。


来源:国际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