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日本政府启动电子垃圾回收试点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近日,日本环境省和经济产业省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共同推动废旧手机、MP3等小型消费电子产品垃圾中稀有金属再资源化项目,加强日本废旧家电电子回收再利用管理,从而达到加快构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型社会可持续发展体系的进程。

目前两省在东京都、秋田县等国内4~5个地区进行小型废旧电子回收再利用试点,构建回收、物流、拆解、精炼、终处五大环节协同作业程序模式,为小型消费电子产品纳入法定回收再利用义务范围收集整理相关基础数据,从而为将近期修订的《家电回收法》最终调整为《家电电子回收法》积累立法依据。

据悉,该项目实施周期确定为2009年度开始进行为期3年左右试点,但是,如果试点项目进展较顺利的话将不排除部分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项目提前纳入法定回收义务范围的可能。

由于铟,钴,白金等稀有金属具备作为微量原料添加之后可提高电路板强度及耐热性的特性,因此在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生产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原料。尽管日本国内民间机构由于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开展了部分废旧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业务。但是,为了构建全国性废旧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体系,充分指导规范开展废旧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业务,并在立法层面解决废旧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法制规范。因此,日经产业省与环境省此次联合推动废旧电子回收再利用试点项目对于废旧电子垃圾回收由民间到政府,由自发到自觉,由经济效益到社会综合效益的转折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省再利用推进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往往将使用后的旧手机等小型消费电子放到自家抽屉‘自生自灭’,‘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藏而不用’的现象极为普遍;更为普遍的是废旧手机、MP3等小型消费电子大多数情况下被随手丢到垃圾桶或者冲水马桶之中,既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又带来环境污染,危害居民健康的隐患。此次活动的目的便是项通过试点积累长效运作的经验,实现‘变废为宝’回收废旧电子垃圾‘资源’。”

据悉,本次试点项目将分成两大部分进行。一方面检证回收箱、指定回收机构、民间团体回收等各种消费者使用后小型电子产品回收方式,从而确定最终的回收方案;另一方面全面评估废旧电子稀有金属再利用过程中有毒物质防护、处理、环境污染隐患,从而制定废旧电子再回首环保卫生技术标准。

另据悉,试点阶段将采取有效利用民间环保公益组织、零售店店铺、公共场所回收箱、义卖会及户外宣传活动等方式开展废旧电子垃圾回收并在此过程中验证回收效率。同时,两省也将加强废旧电子垃圾可再生资源国民经济作用及地位、环境及人体有害性科普宣传,引导民众树立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循环型社会意识及地球公民环境公益意识。同时,也将加强废旧电子垃圾回收业的管理及指导,帮助回收再利用企业建立再利用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处理系统,强化有害物质监督监管措施,保障生产人员及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等。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移动电话等废旧小型消费电子回收的情况极不乐观。尤其是2007年较01年同期回收量下降近1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两大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不难理解日经产业省、环境两省携手开展废旧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试点项目的初衷。

而经济产业省资源保障战略、环境省废弃物再利用及废弃物处理的合理化战略,则在这一点上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促成了本次试点项目的开展。

本次试点项目进行过程中,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环境省将分别负责回收、中间处理、精炼过程中的资源再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将共同负责稀有金属再利用后残渣、废液的破坏、填埋、封存等最终处理阶段标准的制定及监管措施。因此,相关人士认为:随着两部省合作的深入,试点项目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废旧电子回收再利用立法也将指日可期。

「城市矿山」正式性地有效的利用

近年来,稀有金属及金、银等贵金属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譬如,铟化合物由于其透明导电的特性,使其成为液晶•等离子电视电极(透明导电膜)上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而铟的市场价格较5年前上涨幅度达到6~7倍的水平。加上,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稀有金属、贵金属需求剧增;但是,价格却掌控在少数资源出产国手中,形成稀贵金属国际市场的“欧佩克效应”。由于日本国土面积有限,天然矿藏储量更加捉襟见肘,所以日本家电、电子工业不得不承受来自稀贵金属价格上涨的巨大压力。但是,另一方面,日本使用中及及废旧家电电子产品中所蕴藏的稀贵金属使得日本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稀贵金属资源保有量大国。

基于此,稀贵金属循环再利用便成为日本产业界及政府研究推动的共同课题。城市中堆积如山的大量废弃家电、电子垃圾中丰富的稀贵金属资源,使其由垃圾山彻底变身为城市矿山。对于日本政府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巨大的“宝藏”,而此次环境省和经济产业省的联合试点项目,最终的目的则是彻底开采这一座宝藏,做大做强“城市矿山”再生资源开发产业,实现其环境立国、资源兴国的循环型社会梦想。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