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坚守20年!漯河环卫工每天收运六七吨的垃圾事迹被央视报道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大河网讯(记者 田明杰 通讯员 曹全岭 闫辉立)5月25日17时,在漯河市召陵区万祥街,环卫工人孙付平一边把垃圾倾倒在垃圾车上,一边听着广播,时刻关注着全国“两会”的报道。他从当天早上4点到下午5点,已经是第三遍打扫路面了,此时的他仍精神抖擞、细致认真、干劲十足。“《焦点访谈》也报道俺了,单位和领导都很支持,我就得甩开膀子加油干!干好我收运垃圾的工作就是对‘两会’的献礼。”

疫情期间,街道封闭,把垃圾一袋袋背出来

“防疫”期间,54岁的共产党员孙付平清运垃圾,妻子冉桂花担负街道保洁,是一对名副其实的环卫“夫妻档”。每天凌晨三点,夫妻俩便骑着电车走出家门,奋战在城市清洁第一线。面对疫情,孙付平没有退缩,一个人承担了召陵区万祥街、花园里街等6条背街小巷30多个垃圾存放点的清运,每天六七吨的垃圾他要往返十多趟,其中水楼后街的一道巷进不去车,他就一袋袋背出来。

疫情期间,街道封闭,很多垃圾都需要再背着转运多次。为了及时收运垃圾,他和妻子一起找个角落,吃点干膜,喝点开水,就当吃完了一顿饭。他演绎了由城市“美容师”到群众“守护者”的转变,守护着城市的清洁和健康。一直默默无闻的他走进了5月2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洁净城市的“马路天使”》看哭了很多人。

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把街道卫生打扫好

“我是平凡环卫工中的一员,通过这次学习了总书记的回信,我将继续发扬环卫精神,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把街道卫生打扫好。”5月22日,在漯河市城市管理局召开的城管系统“学习重要回信 学习先进人物 推动事业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上,孙付平在发言中说道。

孙付平从1995年干环卫工作至今,负责万祥街辖区一片的垃圾清运,疫情发生后,人们的心理上无比担忧,但孙付平没有退缩,每天仍像往常一样,奋战在城市保洁第一线,每天的六七吨垃圾量,50多岁的孙付平要往返十多趟,看他没有节假日又脏又累的工作,儿子、儿媳妇劝他不要再干了。

孙付平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上班成家,小儿子还在上初中。经商的一个朋友看到他干活儿认真,就建议他一起跟着他干,干点体面、干净点的工作,他婉言拒绝了。孙付平说:“我是市里环卫标兵,又是党员,现在撂挑子,这算啥哩,不用劝了,垃圾总得有人清理。”看到他的执著和敬业精神,家人和朋友也就不再劝他了。

“争做出彩环卫人,不断打造出彩点”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的重要回信,这句话是我们一线劳动者特别是环卫工人收到的最好礼物。”召陵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穆华霞说。

穆华霞介绍,孙付平是平凡环卫工中的一员,他是我们心中的榜样,他也是获得锦旗最多的同志。我们已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向他学习,进一步树牢奋勇争先意识,拿出彩添彩举措,争做出彩环卫人,不断打造出彩点,合力谱写新时代漯河城市管理系统奋勇争先出彩添彩绚丽篇章。

来源:大河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