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治标"上解问题,"治本"上下功夫,泰兴打好危险废物处置整治的攻坚战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中国江苏网4月10日泰州讯(志广 登军 永恒)泰兴,是扬子江畔一座新兴的滨江工贸城市。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2019年中国化工园区30强名单,泰兴经济开发区排名第10位。高度集聚的化工产业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但随之而来的产废企业多、危废数量大问题,让泰兴面临极大挑战。据统计,全市现有生产性化工企业83家,其中危化品生产企业41家,年产危废14.5万吨。

如何做好危险废物整治工作、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泰兴着眼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系统思维,在“治标”上解决“棘手”问题,在“治本”上下功夫,从“根子”上想办法,坚决打好危险废物处置整治的攻坚战。

源头管控,不断提升处置空间

聚焦“控增量”,做好“选”文章。强化源头控制,严把项目审批关,明确规定将全市的化工企业全部集中到泰兴经济开发区内,在沿江一公里内和区外不新上化工项目,长江干流岸线、清水通道沿线一公里内不得新改扩建化工项目。严格执行“三线一单”机制,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确保生态空间只增不减。

突出“减存量”,做好“转”文章。大力实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程,近年来,整治重组、改造升级化工企业74家,如昇科化学、扬子医药等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了华丽转身、凤凰涅槃,淘汰关闭、搬迁转移长江干流一公里范围内化工生产企业21家。今年,还将关停4家低效落后的小化工企业,停产整改2家企业,限期整改31家企业,进一步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紧扣“提质量”,做好“特”文章。鼓励企业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新浦化学将自身年产1.2万吨废酸处理成企业生产的原料,不仅从源头上解决了废酸处置问题,而且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固本强基,不断提升处置能力

处置能力就是发展能力。为实现固废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泰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多级利用,致力实现循环经济的“零能耗”和“吃干榨净”,努力实现废弃物“区内产生、区内处理利用”。

泰兴经济开发区现有11万吨/年危废集中处置能力,其中年焚烧处置能力7万吨、填埋处置能力4万吨,可基本满足园区内企业的需求。今年还将新增1.5万吨/年危废处置能力,并建成3.5万吨/年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作为泰兴开发区的配套园区,泰州静脉产业园占地1500亩,计划总投资25亿元。目前,泰州静脉产业园建有两家固废处置公司,采用先进、安全的防渗填埋技术,填埋处置能力达到4万吨/年。据泰州静脉产业园副总经理杨晓春介绍,“我们的目标是把泰州静脉产业园打造成技术先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国内一流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该园远期还将规划建设年处置能力1.5万吨的危废(废盐)刚性填埋场和工业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全面补齐开发区环保基础设施的短板。

积极引导产废重点企业自上焚烧处理装置,昇科化工、百力化学等8个企业的焚烧装置已建成使用,新浦化学二氯乙烷焦油危废焚烧装置也已建成运行,减少了园区危废处置压力,提升了处置空间。

从严监管,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实施精细管理。推进泰兴经济开发区全面实现封闭式管理,建成园区危废管理系统,实现危废从车间到仓库到出厂的视频、计量全过程实时监控。完成“企业、园区、部门”三级联动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实现“部门、园区、企业”三支环保队伍管理能力深度融合。

完善排查机制。建立“乡镇园区全面排查、职能部门牵头排查、重点区域专家排查、群众反映问题逐一排查”工作机制,重点围绕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垃圾、污水污泥、工业固废等6个方面,在全市范围内排查,共查出固废环境隐患点86个,其中,生活垃圾堆放点25个,建筑垃圾堆放点4个,危废填埋点15个,一般固废堆放填埋点42个。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逐一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76个,正在整改10个。

创新监管模式。面对执法监管的新形势、新要求,泰兴建成投用“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化手段,精准监管、高效执法;创新开展重点污染企业环境专项审计试点,从严从实评估企业环保投入与排污量是否匹配,倒查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积极探索“三管合一”新机制,建立企业、园区、生态环境系统三级联网的环境监管平台,做到问题整改不留死角,隐患消除不留盲区。

来源:中国江苏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