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小康路上看老乡】陇南宕昌: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本网记者 程健 通讯员 刘桂君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漫步宕昌城乡,街道广场干净整洁,广袤乡村山清水秀,农家小院错落有致……

去年以来,宕昌县把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乡村振兴、官鹅沟5A级景区创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县上下凝心聚力、部门协同,以营造优美、和谐、宜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切入点,不断健全创建机制,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品位、环境卫生面貌、人居环境质量,一幅幅气韵生动、如诗如画的生活图景正在缓缓铺展开来。

为了扎实有效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宕昌县成立了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为双组长,其他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宕昌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宕昌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查考评方案》。

在强化责任中凝聚工作合力

“现在的哈达铺,巷道庭院硬化干净了,群众房屋两侧的污水杂物不见了,村貌整洁有序多了,与以往比起来更加干净、和谐。看着这些可喜变化,大家的心情格外舒畅。”当地居民们高兴地说。

走进哈达铺镇,随处可见忙碌的干部群众、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哈达铺镇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红黑榜”评比、流动红旗接力,激发群众参与环卫整治的热情,村民环境意识明显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更加规范、村庄水体干净整洁安全、农业生产废弃物得到再利用、违规建房现象得到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稳步推进。

宕昌县采取突出整治和强化日常管理相结合、环境卫生提质与城市容貌提升相衔接的方式,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同时,还不断推进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度提升城区清洁效能;深入推进城区环境卫生提质工程,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加强清扫频次、全天候保洁,做到重点街区垃圾随时清理、背街小巷每日清理。

在深化认识中引导全民参与

宽敞整洁的道路,粉刷一新的房屋……走进好梯乡苟家院村,只见路边、门前摆放着三色有别的环保垃圾桶。村里的保洁员、公益岗位人员每天一大早开着村里的垃圾收集车,拿着工具从村文明实践小广场出发,挨家挨户收集垃圾、清扫路面。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宕昌建设。春节过后,我们结合春季植树造林,全面开展村庄整治,村庄颜值从‘面子’美到‘里子’,村民们也养成了每天打扫卫生的好习惯。截止目前,共清运垃圾200多吨;发放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2400余张、垃圾分类袋4000余个,修建垃圾分类亭一座。”好梯乡党委书记沈童说。

宕昌县聚焦城乡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统筹结合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全域覆盖、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九大行动”,一体推进城镇农村、地面立面、室内室外、场内场外、户内户外、院内院外、房前屋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努力实现视线内无垃圾、无乱象,真正做到“县城农村一个样、村里村外一个样、左邻右舍一个样、户内户外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达到干净、三畅、九美,营造城乡更加美丽宜居、环境更加优质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的精致宕昌。

在传导压力中推动工作落实

“我们以‘视线内不见垃圾’为目标,通过多频次现场督查、发放督办单、电话温馨提示、每周五大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反馈意见、促整改,保证了问题个个有人盯、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做到了督促检查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统一。”县执法局负责人介绍。

宕昌县多次召开推进会对整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建立县级领导带队每日实地督查和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督查组日常巡回督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把狠抓督促检查作为推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力手段。截止目前,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共收集各类问题60个,已整改41个,正在整改19个。

通过广播、电视、公开栏及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造势,广泛发动。县融媒体中心专门开辟了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栏目,对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全方位报道。

同时,利用微信、微博、微媒体曝光等形式加大宣传,并积极组织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居民代表等组成的卫生监督志愿服务队,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卫生整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努力营造全民动员、全民创建的浓厚氛围。另外,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厚植城乡居民幸福感的现实举措。

面向未来,宕昌县将按照县委“1346”总体思路,巩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全面提升城乡治理水平,建设生态更优、发展更快、生活更幸福的美丽宕昌。

来源:中国甘肃网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