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疫情防控下的郑州环卫工:从城市“美容师”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河南商报记者 崔文 通讯员 蔡晓红 文/图

环卫工是一座城市的“美容师”,疫情开始后,他们身上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今天,我们来看看郑州市金水区的这些环卫工人是如何从城市“美容师”转变到群众“守护者”。

不怕苦不怕累,只想为防控疫情出点力

许玉凤是渠西路中转站的工人,为了防控疫情,这几日来她按照上级要求,每天都延长工作时间,加强垃圾转运力度。

金水区渠西路中转站工人许玉凤

儿子对她说:“妈,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您也不是青壮年人群,尽量别出去了。”她说:“不出去不行,咱这做一线工人的,就得把本分事儿做好。”现在,渠西路中转站要求工作人员每天延长工作时间两小时,确保中转站垃圾及时清运;对中转站内外也加大了保洁消毒力度,以前每天清洗消毒两次,现在每天都是四次以上,对操作台、门把手等多人接触部位也保持常态化擦拭消杀。

不仅仅是许玉凤,为了实现生活垃圾24小时转运,金水区各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人都没有休假,消杀作业现在已经拓展到中转站周边,全面防止病菌滋生。该区采取五步消毒法:居民生活垃圾、道路清扫垃圾及收集车辆由街道办事处负责消杀;进站倾倒前由各站进行二次消毒;倾倒后由各站再进行三次消毒;作业完成后,各站对墙面、地面、站台、压缩装置、周围环境喷洒消毒溶液进行四次消毒;垃圾外运车辆离站时,各站对车辆车轮、密封箱体尾门等易污染部位,喷洒消毒溶液进行五消毒。垃圾倾倒人员进站需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与站内工作人员相互间保持适当距离,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

“大家现在每天都提前一小时上班,延后一小时下班,加大转运力度,苦点累点都不怕,只想为防控疫情出点力。”金水区机械化公司经理侯延斌说。

“我是党员我先上”

“在这特殊时期,我作为一名党员,会随时听从组织安排,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正在垃圾中转站站台外对外运车辆消毒的金水区机械化清运车队队长王超说。

金水区机械化清运车队队长王超

从事垃圾清运工作近20年的王超有着丰富的春节期间垃圾转运保障经验,每逢节假日,不管值不值班,他都会坚守岗位,垃圾转运伴他度过一个又一个节日。疫情期间,他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只对妻子和儿子说了一句“我是党员我先上”,便一头扎在垃圾清运工作一线,确保金水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王超说:“不仅仅是我,大年三十简单吃完年夜饭,我们车队的司机师傅们就开始垃圾转运了,一直到今天都一直坚守在垃圾清运一线。”

公厕虽小,却关系市民如厕“大安全”

一道十万火急的阻击疫情命令在春节前夕下达:公厕作为重要公众场所,立即进入疫情防控阶段。正值春节放假期间,各种物资短缺,尤其是卫生消毒用品。金水区公厕管理公司的经理胡翔昼夜联系各方渠道,市内采购不到,就联系市外。终于,他紧急筹备到了2000公斤84消毒液、500斤酒精、2800个口罩、1200双手套。

金水区公厕管理公司经理胡翔

虽然现在如厕群众比往常少了,但消毒工作贯穿全天,工作量不减反增。每天对公厕全面冲洗1次,全面消毒2次,对公厕门把手、水龙头、阀门等常用部位每2小时消毒一次,所有清洁工具用消毒剂浸泡消毒。

胡翔说:“我的妻子是一名医护人员,一直在疫情防控一线。我们最近经常见不着面,但是我们有个约定,看谁服务的群众多。”

疫情不止,他们不散

金水区城管局环卫科科长吕炜琦,1月中旬因意外脚踝骨折,一直在家病休。疫情发生后,他本可在家继续休养,但他主动申请拄着拐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带领业务部门制定了《金水区环卫防控消杀指导方案》、《金水区疫情防控环卫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专案,为环卫系统防疫第一时间做好了理论支撑。

金水区垃圾分类办的张宏杰面对此次疫情用上了“绣花功夫”,他迅速行动、严格防范、精准阻击,带领本部门人员到辖区各街道办事处及社区进行宣传督导检查,引导辖区各办事处设置废弃口罩垃圾箱,截至目前金水区已设置废弃口罩收集容器1520余处,收集废弃口罩约15公斤。

金水区市容管理队队长聂思民

“在使命面前,‘害怕’这个词必须放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环卫系统的‘领头羊’,我必须扛起自己肩上的职责,必须义无反顾。”在渠西路垃圾转运站,正在现场指导开展作业的金水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队队长聂思民说,“疫情当前,刻不容缓,我们环卫人,特别是党员同志,一声号令,都挺身而出,始终奋战在防控一线,疫情不止、人员不散。”

(河南商报编辑 张曙辉 施尚景 熊子文)

来源:河南商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