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河南学子三下乡:关爱环卫工,我们在行动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2021年7月14日,上午八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爱环卫工”国强社情调研团来到文化路与农业路十字路口,对往来行人进行问卷调研并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同时,调研团成员也拿起工具,跟随环卫工一起清扫社区,以体会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辛。

当调研团成员到达文博广场时,郑州市文化路街道办事处正在举办“忆峥嵘岁月,绘百年党史”活动,因此也聚集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调研团成员随机展开了调研。“妈妈以前带我去过郑州爱心粥公益活动,我在那里给环卫工人们筷子。他们很开心,我也很开心。”“环卫工叔叔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他们每天早上起很早很早来给我们的城市进行化妆打扮,让我们看到的都是城市最美的一面,他们是我们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这些稚嫩的话语,出自参加“忆峥嵘岁月,绘百年党史”活动的小朋友们。虽然他们的表达还很稚嫩,但可以看出,环卫工人勤劳的美好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给祖国的花朵们树立了正确的榜样。

调研团成员在文博广场对一名小朋友进行调研

调研团进入到附近的一个社区时,看到有一个大型的垃圾分类站,来扔垃圾的人比较少并且处理垃圾的周期较长,大多数居民都没有将垃圾进行分类就直接丢弃,可见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比较薄弱,但小区环境美丽整洁说明居民们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调研团决定在这个社区建立垃圾分类宣传站,向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

调研团成员在向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研,并宣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调研活动后期,社区负责人带调研团成员领取清扫工具,并为大家简单介绍社区每日的清扫情况以及清扫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随后,成员们便散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美化街道。在打扫过程中,会遇见许多的脏活累活,有的队员需要钻入草丛中打扫垃圾,甚至要忍耐恶臭,在水沟中拾取垃圾等。但“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队员们的辛勤努力,共同合作下,社区的卫生终被打扫干净。

调研团成员在与环卫工一同清扫花坛

通过对居民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居民对环卫工人都抱有敬意,他们很尊重环卫工这个职业。不过,调研团也了解到部分人对环卫工人有较大误解,多数人对于环卫工的印象还仍旧停留在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居住条件差,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上。多数居民群众认为环卫工人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且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是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环卫工人工资待遇的高低,普遍认为环卫环卫工人的工资减掉五险等费用最高也就维持在1000元左右。事实也大致如此,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现状也导致了这个行业就业者不多,就业者年龄偏大的问题。

通过一天的劳动,调研团成员也有所心得。“不要乱扔垃圾”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大家做起来却觉得非常困难。大家不妨想一想环卫工人们天还没亮就出来工作,他们的手因为常年打扫而留下的伤疤,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只能忙里偷闲,蹲在马路跟前心酸地啃着馒头......想到这些,大家应该心中都有些触动,产生想要帮助他们的想法。

其实帮助他们同样在帮助自己,少扔一个垃圾就会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就会为城市的美丽整洁做出贡献,生活在和谐、美丽、干净的城市中,我们不仅会心情变好,也会更积极的去热爱生活,更加自主的做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是个鲜明的正反馈事例,愿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从个人文明习惯的养成做起,尊重和珍惜环卫成果,共同给环卫工人传递城市的温情,真正做到关爱所至,风尚必达。

调研团成员在社区合影留念

来源:答案为了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