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贺兰县:垃圾不落地,打通农村垃圾治理“最后一公里”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村民正在用垃圾积分兑换生活物品。

“我攒了好几天的纸盒子,今天来兑换积分,我现在已经兑换了将近30分了。”10月11日,宁夏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村民杨国章来到村里的垃圾分类点兑换积分。

在杨国章看来,村里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后,村民们积极性特别高。垃圾不但可以兑换积分,还让村民们明白了“垃圾分类”的意义。

“干垃圾就是不会腐烂的垃圾,像纸质物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不会腐烂的普通垃圾;湿垃圾是会腐烂的垃圾,比如剩饭剩菜、烂菜叶、瓜皮果核的废渣等食品类废物。”杨国章笑着给记者讲述干湿垃圾的区别,在垃圾积分兑换现场,几乎所有村民都能分清楚什么是干垃圾,什么是湿垃圾。

看看咱俩谁的积分多。

“目前,我们在贺兰县欣荣村和新平村两个示范村已建成垃圾分拣中心,通过全时开放回收、兑换存折积分回收、‘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柜回收、‘小黄狗’APP软件上门回收、分拣员兼宣传员上门宣传分拣回收、定期定点集中回收等多种方式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基本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回收。”宁夏康洁为民环卫工程有限公司贺兰分公司负责人田伟告诉记者,目前两个试点村主要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进行回收和处理,生活垃圾由垃圾压缩车拉运到宁东发电厂进行回收、焚烧、发电,有害垃圾进行公益回收,数量达到一定程度送到有资质的回收公司进行处理。

走街串巷的垃圾分类车。

垃圾如何分类和回收?对城里人来说也许并不难,可在农村却并非易事。贺兰县综合执法局建立了乡镇场、行政村、自然村、农户四级宣传机制。“我们对村干部及周边社员进行培训,使试点村有条件的社员学会智能柜的操作和使用,实现互联网+垃圾分类智能化普及效果。”贺兰县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两个试点村宣传覆盖率达到100%,截至10月20日该县垃圾分类试点村将达到15个。

每个村民家都有一个分类垃圾桶。

“以前垃圾都乱扔,现在不但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还能通过垃圾兑换的积分换取生活物品,对咱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太实惠了。”村民杨梅秀指着自家的垃圾分类桶告诉记者,康洁公司给村民每家每户都配备了分类垃圾桶,还有环卫工人定时上门收垃圾,非常方便。

几年前,在贺兰县农村不少地方,许多村民家附近堆着草木灰、果皮蔬菜等垃圾。这些垃圾或倾倒在马路上,或堆积在河沟边,影响着农村人居环境。如今,该县通过多网融合智慧管理垃圾分类,村庄“颜值”变高了,垃圾也实现了“变废为宝”。

通过手机扫码,村民可以在村里的智能分类垃圾箱投递垃圾。

和想象中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垃圾站不同,在欣荣村垃圾分拣中心里闻不到任何异味。“我们在原有垃圾处理基础之上,加强末端处置,逐步增配中型农业移动式粉碎机等设备,让垃圾分类闭环更加完整、科学合理。”田伟介绍。

自去年以来,贺兰县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实施多网融合的垃圾全流程管理。目前600多名保洁员遍布贺兰县各个乡镇村庄,4个中转站和9个分拣中心分布在各个乡镇,43台清运车、侧装车、压缩车、分拣车活动在乡镇和村庄的巷道。通过划分服务网格,积极发挥公共区域保洁、有害垃圾收集、环境卫生监督、垃圾分类指导、破坏环境劝导的作用,有效打通了农村垃圾治理“最后一公里”。(宁夏日报记者 张晓慧 文/图)

编辑:陈华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