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湘潭市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6月22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现场推进会在常德召开。会上,湘潭市以《推行付费制 激活一盘棋》为题,就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机制的经验做法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坚持把付费服务机制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突破口、着力点来抓,做到认识到位、谋划到位、责任到位。

抓实顶层设计。湘潭市率先出台并不断完善付费制行动方案,明确了“三个步骤、五大任务、四项保障”。2019年,韶山率先在全国县一级实现全域覆盖,2020年,湘潭全市推广。

严明四级责任。书记、市长亲自抓,将付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压实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四级责任,严格“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完善了责任链条和考核体系。

强化宣传发动。利用“村村响”、广告牌、宣传栏等进行政策宣传,村支两委、村民小组长、党员分片包户入户思想动员并带头付费,群众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付费到付费、从消极应对到主动参与,“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的共识逐渐深入人心。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付费模式

坚持“一村一策”,付费细则由行政村自主制定,形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百村模式”。

付费方式多元化。探索付费单元划分新方式,按户、按人头或按单栋房屋付费。鼓励各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议事会,灵活确定付费标准,一般每年每户付60至120元、门店付100至200元、企业付500至2000元。重残户、五保户、低保户不用付费,长期在外打工的“空巢户”自愿付费。

资金监管透明化。建立“四统一、两公开”机制,乡镇统一提供票据、村级统一开票、理事会统一收集入村账乡镇代管账户、统一资金使用程序,同时对付费收入和支出情况定期公示。

服务方式多样化。积极创新服务方式,让广大农民享受“送上门的物业服务”。比如,有的村公开聘用保洁员上门收垃圾;有的村通过招投标方式,聘用保洁团队;有的村建立投工投劳机制,组织志愿者队伍义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奖补激励精准化。县乡按30%-50%的比例对推进有力、群众支持的行政村定向奖补,如,韶山市按照付费金额的35%进行奖补;湘潭县安排900万元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到乡镇,由各乡镇奖补到村。

坚持以点带面,建设宜居乡村

强化系统观念,以付费制助力村庄“四清四治四提升”和国省县道“三治三化”,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更加美丽宜居。

促进了垃圾分类。将付费制与垃圾分类、红黑榜评选等挂钩,红榜可享受付费折扣,如发现垃圾不分类,就纳入黑榜或取消红榜评选资格。付费制建立后,落实垃圾分类的行政村达99%。

发挥了带动效应。付费制给各村带来了每年8-10万元的现金流。各村通过金融手段推进PPP模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达15亿元,积极参与“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和“设计下乡”等,已建成美丽乡村101个、美丽屋场1110个、美丽庭院101127户,湘潭县“乡村三十六坊”、岳塘七星村等地已成农事体验、研学旅行的网红打卡地。

弘扬了文明乡风。将付费制纳入村规民约,纳入“五好五差”乡镇、村庄评选内容,实行“一月一督查一评比一约谈”。各地党支部牵头、党员示范,乱丢、乱扔、乱倒等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良好卫生习惯不断养成,基层治理呈现新面貌,目前全市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分别达到55%、66%。(通讯员 郑群策 曾锋)

来源:红网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