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小锐说|这群特殊的"逆行者",最需要的不止是感动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参考消息网2月23日报道(文/十四心)

小锐评疫情之三十一

据媒体报道,武汉一群环卫工人在医院做保洁后,待在酒店隔离14天。2月21日退房时,她们所住的房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酒店经理在视频中动情地说:“环卫工人干着城市最脏、最累的活,但她们的心灵却那么美好!”

这是一条暖心的新闻,很多人表示“看哭了”。环卫工人“不能给别人添麻烦”的举动,让人们发现,平凡的美好是多么珍贵。看似微不足道的人性光辉,其实恰恰是灾难面前最为闪光动人之处。

对于网友的感动,小锐首先很理解。这些日子,太多的情绪通过明显有些过载的信息传递到人们面前,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环卫工人,他们的奉献激活了更多人心底的善良,人们为美好的事情而感动,无可厚非。

但“感动”久了,尤其是很多新闻后面都有无数“眼泪”在网上飞时,说句可能招人骂的话,小锐依稀也看到了大大的“尴尬”二字。

感动一把,感慨两句,再掉几滴眼泪,这几乎成了类似新闻的一种“固定路径”。

冒昧问一句:然后呢?

如果在马路上遇到环卫工人照旧嗤之以鼻,部分管理者对他们依然吆五喝六,针对这个群体的暴力行为仍然有增无减……那今天的泪水,除了感动自己,还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没错,环卫工人大多没有特殊技能,而且多半都来自外地,能在城市谋得一份工作,他们可能已经很满足。对于今天人们的赞美和感动,朴素的他们或许只会尴尬地笑笑,甚至还会觉得受之有愧。

但他们的满足,不是我们忽略的借口。落泪之余请三思。因为与其在网上抹泪,不妨来点儿实际的关心、关怀和尊重。

平时,他们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灾难面前,他们被赞誉为“逆行者”。可是这些美丽的称号背后,则是这群干着城市最脏最累活计的人们,365天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任劳任怨。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的工资是否与劳动相匹配?社会保障是否做到位?那些临时招募的环卫工人按规定签了劳动合同吗?

我们期待答案都是一个字:是。然而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小锐没有做调查,只是希望有关规定都能得到落实,相关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除此之外,环卫工人们最需要的,应该还包括尊重和理解。

近年来,有关环卫工人遭遇歧视甚至暴力对待的新闻,不时见诸网络。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词“环卫工人 被打”,87万多个结果触目惊心。有时候,仅仅因为劝路人别乱扔烟头或别乱扔烧烤串,就遭遇拳打脚踢。

在这样扎心的新闻面前,此刻泛滥的感动和泪水显得实在无足轻重。

职业只有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别。

同为普通人,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从他们身上“发现”善良、美好,进而令自己收获“感动”。

相反,这份大疫面前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小锐希望可以是一个契机:让倡导尊重劳动者、尊重医护人员、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等所有“逆行者”的风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日常。到那时,环卫工人不会被差别看待,医患关系充满理解和温情,任何岗位的工作者都能尊重别人也被他人尊重——如果说灾难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小锐希望这就是其中之一。

来源:参考消息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