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上海将于年底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2020年11月26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检查本市贯彻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情况的报告。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表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19年7月1日实施以来,市民群众生活垃圾分类习惯逐渐养成,全程分类管理体系不断健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持续推进,法规实施总体有力有效。

今年以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2019年进行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条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并作专题询问。

检查组先后梳理出两批共11个大类28个细目的“问题清单”,对上海市16个区实行“全覆盖”暗访,特别是对高校、医院、郊区农贸市场反复暗访。

执法检查报告显示量,上海已新建两座干垃圾焚烧厂,增加处理能力2000吨/日,焚烧处理总能力达19300吨/日,预计年底新增2座焚烧设施,焚烧处理总能力达到21300吨/日。

上海新增三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增加集中处理能力1450吨/日,湿垃圾集中处理总能力达5530吨/日,另有分散处理能力1265吨/日;预计年底全市干、湿垃圾处理总能力将达到2.8万吨/日,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同时,上海已建成1.5万个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201个中转站、10个集散场,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在源头减量方面,报告显示,上海市四分类垃圾实现“三增一减”目标,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日均产出量分别为9318吨、5948吨、2.6吨,较去年分别提高25%、47%、333%,干垃圾日均产出量14173吨,同比减少20%。

“光盘行动”效应下,今年8-10月,上海餐厨垃圾日均比去年同期减少242吨;上海主要寄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9%,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0%以上,全行业推广使用循环快递箱12万个。

上海还推进净菜上市和湿垃圾就地处置,2019年,上海地产蔬菜通过净菜上市减少约16万吨蔬菜废弃物进城;全市湿垃圾日产10桶以上的90家菜市场,已有51家完成湿垃圾处理设施配置,占比56.7%,计划年内达到83.3%。

2020年全市党政机关一次性办公等用品使用量比上年下降8.31%,其中一次性杯子同比下降82.14%;上海地区日均网络订餐订单中,选择无需餐具的订单占到70%以上;旅馆抽查显示基本做到不主动提供“六小件”一次性日用品。

在推进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方面,上海全市1.3万余个居住区(村)均已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已按规范配置四类垃圾清运车共5500余辆;同时,16个区均已发布和实施本区低价值可回收物补贴办法,形成64家可回收物主体企业市场体系,着力搭建可回收物信息化监管平台。

此外,上海持续推进湿垃圾处置利用,目前约占总量60%的湿垃圾主要用厌氧产沼、好氧堆肥工艺进行资源化处置利用;有害垃圾方面,上海全市43个有害垃圾暂存点实行规范化改造,有害垃圾专用运输车达到119辆,同比增加36.8%。

在资源化利用方面,上海积极推进全市64家主体回收企业与市域内外134家再生资源处置企业实现对接;推动寄递企业在全市2500个邮政快递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

同时,上海制定了全国首个湿垃圾制备土壤调理剂地方标准,发布湿垃圾制作有机肥料辅料的技术要求和规程,开展菜场湿垃圾制作有机肥试点。

为加强监督管理,上海已对全市存在垃圾分类违规行为的6家物业服务企业和17名项目经理予以失信行为记分处理;对餐饮服务提供一次性餐具行为督促整改2万户次,罚款约3万元,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案件1.66万起,处罚金额600余万元。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化”水平,肖贵玉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完善低价值可回收物补贴政策,研究扩大政策的覆盖面,还将加快推进湿垃圾制作有机肥料试点工作,

上海还将引导行业内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着力破解湿垃圾破袋、投放行为管理、分类质量控制、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可回收物的高值利用等难题;抓紧开发建设市级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加速实现市、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对接和数据共享,实现从小区分类到末端处置全覆盖管理、全过程可追溯的现代化管理体制机制。

来源:界面新闻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