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四川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未来三年,四川城镇生活污水、城乡生活垃圾如何处理?

日前印发的《四川省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总体方案》给出了明确答案:

到2023年,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所有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力争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60%以上,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城市和7个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分类处理系统。

三年后,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城市基本建成分类处理系统

从《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看,对全省城镇生活污水要求全面提高其收集、处理能力,加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和改造力度,促进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到2023年底,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将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所有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同时,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升,力争地级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平均达105毫克每升、县级城市平均达90毫克每升。

对于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方案》明确,将健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和分类收转运体系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深度融合。预计到2023年底,力争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60%以上,地级以上城市具备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城市和7个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分类处理系统,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95%以上,乡镇及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信息化监管水平明显提升。

▲万兴环保发电厂 资料图

14条措施,为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补短板

如何有效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方案》着重从1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举措。

着力补齐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短板

四川要求目前不具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的城镇要尽快建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同时,全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结合城区人口规模、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等相关要求,科学确定排水管网建设规模,加大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等城市“空白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并有序实施城镇排水老旧破损管网改造修复,加强支线管网和出户管的连接建设。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

《方案》提出将统筹规划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全面推进焚烧处理能力建设,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的地区,加快发展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到2023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不足300吨的地区,将探索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试点。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四川将按照“适度超前、循序渐进”原则,以“全过程分类”为目标,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统筹推进收集点和中转(压缩)站新(改)建项目建设,配套完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设施设备。同时,将探索直收直运模式,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和运输环节“二次污染”。到2023年底,成都、德阳、广元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力争达40%以上,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力争达30%以上。

蓉城政事记者 李彦琴

编辑 周霖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来源:蓉城政事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