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率达到100%!临沂市精准实施农业产业扶贫助推乡村振兴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4日讯 今天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临沂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全市党建扶贫、农业行业扶贫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农业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临沂市农业农村部门立足扶贫重点,创新扶贫模式,选准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乡村产业实现发展壮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成果初步实现了有质量、可持续,为全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抓关键,精准实施农业产业扶贫“五大工程”

坚持以产业项目为基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纽带,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和贫困群众智力帮扶,全力实施好农业产业扶贫五大工程。

精准实施高效特色农业扶贫工程。争取上级各类项目扶贫资金1.1亿元,发放收益、补贴等资金2030.5万元,帮扶贫困户13.5万户。其中,2016—2017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通过收益分红等方式,被帮扶的贫困人员,人均年受益超过2100元。

精准实施龙头企业帮扶工程。争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补助资金3341万元(用于扶贫668.2万元),以全市80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主要抓手,积极引导建基地、强加工、促融合,实现规模经营,增加经济效益,促进脱贫攻坚。

精准实施农民合作组织帮扶工程。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在提升合作社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全市扶贫工作重点村累计建立合作社3156个,有8306个贫困户16403名贫困人口加入合作社参与收益分红。

精准实施农村改革推动脱贫工程。创新“土地经营权变股权、保底分红、利益共享”模式,让贫困户变身股东拿分红,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全市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1275个贫困村均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建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精准实施科技培训帮扶工程。依托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选派技术指导员496名,配备农民技术员466名,培育科技示范户2690户,科技培训力度得到全面加强,初步实现了农业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其中,2016—2018年争取了扶贫科技培训专项资金511万元,培训贫困户6117人。

抓基础,努力补齐农业农村“两个短板”

临沂市大力开展旱涝保收田建设,投资72660万元,扎实开展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在全市43个乡镇,为94个贫困村、11038贫困户、21711名贫困人口治理土地442467亩。同时,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积极推进“三清四整”,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高标准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78个、市级示范片区59个。2019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议。

抓规范,建立健全扶贫资产监管“一个机制”

先后印发了《临沂市加强扶贫资金资产管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办法》和《临沂市村级扶贫资产监管暂行办法》,严格落实扶贫资产“四权分置”机制和扶贫资产“六统一”监督管理模式,加强对集体经济组织扶贫资产登记、核算、管护运营的监管工作。目前,全市涉及扶贫资金资产监管的164个乡镇的监管责任全部落实到位;涉及扶贫资金资产的5946个村集体、4357个扶贫资产项目,已全部纳入全市农村三资平台管理,已登记管理扶贫资产达到35.8亿元。

下步工作中,将围绕全市“三农”工作大局,以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为有效路径,切实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沂蒙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我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闪电新闻记者 李春晓 临沂报道

来源:闪电新闻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