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困守黄冈26天,公厕旁扎营安全自救,"神人"小董为啥被夸?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1月24日,一位董姓小伙自驾一辆面包车,从湖北红安出发,回温州老家过年。可是,刚走到黄冈武穴,便因封路而被困。他接下去的一波操作堪称硬核,一经报道,引来网友赞美无数。

其中,“公厕旁边安营扎寨”、“开着面包车去过三个无人区”、“被附近警惕村民当成逃犯因而报警”、“一场长达26天的、无功而返的旅行”等诸多亮点,更是引发大波议论。

小董和他的面包车火了,甚至有网友评价是“神人驾神车”,不给别人添麻烦,把自己照顾得明明白白的,身处喧嚣纷扰、充满焦虑惶恐的风暴眼,却硬是活出了一片清净、自在的小天地。

纵观小董这26天的活法,我觉得最令我敬佩的有以下三点,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家伙事齐全的面包车

对所处情势做出迅速而清晰的判断,不哭不闹不闯卡,选择了就地“自我隔离”

他把面包车开到靠近农田菜地的空旷地带,并确认附近有一个可以取到自来水的公厕

这样做,既保证了洗漱、如厕、煮水煮饭的日常基本需求,又可以远离人群,避免引发恐慌,或是造成潜在的感染风险。

据有户外旅行经验的网友说,选择在公厕旁边安营扎寨,看似搞笑,其实是非常明智的。洁净的水源和粪便的合理处理,是所有户外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小董能第一时间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见是个见过世面的小伙。

确实,小董在后来的采访中提到,他曾经开着这辆面包车去过可可西里(震惊)。中国四个无人区,他去过三个。这次从红安出发回老家,车上的棉被和瓦斯炉就是平日里的基本装备,其实也是想到了一旦遇上特殊情况,不至于乱了阵脚。

住在公厕旁,可以保证日常用水

其次,未雨绸缪,凡事提前打算。

在做出对形势的基本判断后,小董在附近的小超市一次性买足了够吃个把月的鸡蛋和挂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机会,过上了自给自足的踏实日子。

虽然条件艰苦了点,但总算能吃上卧着鸡蛋的热汤面,生活质量也不算太差。偶尔实在太想吃口青菜又不想冒险去超市,就在旁边菜地摘几片菜叶下到面里,算是补充了一些维生素。

小时候常听家里老人念叨,“晴时带伞,饱带饥粮”,无论丰年荒年,缸里有米,心里不慌。小董作为一个年轻人,遇见有家不能归的状况,能把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除了丰富的户外经验,或许也有家中长辈生活经验的传承。

第三,尽量保持平稳、淡定的心态。

疫情当前,难免有焦虑恐慌的时刻。调节情绪,让心境尽量平和,是非常重要的。

小董说,他每天都会关注疫情的发展,有时心里也发慌,但看到那么多医护人员在一线努力救治病人,那么多社区工作人员兢兢业业工作,他就觉得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对的。

屯粮自救,满足日常所需,其实没有那么难。关键在于放平心态,主动降低物质需求,烦恼自然也就少了一多半。

这几天,疫情下的众生相令人颇多感慨:

有人冒着巨大风险治病救人,也有人闯卡闹事丑态百出;

有人安守家中静心等候,有人心中长草脚下生风;

有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也有人指手画脚,一点点需求不能满足就大发牢骚,满心的不平不满。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有一个社区,提供了为居民买菜送菜的服务,没想到居民们的要求一下子多起来,列出长长的购物清单,要买的东西五花八门,甚至还对购买地点提出要求,一连串惊叹号看得人心惊肉跳。

这是把社区工作者当老公使唤么……

对比小董的知分寸懂进退,这样的居民是不是应该感到些许汗颜呢?

有网友评论说,小董这样的年轻人是负责任的好青年,高素质的好公民,如果这样的人多一些,疫情的反弹也许就没那么快。

小董在民警的帮助下,正在申请回到红安,衷心祝愿他一路顺风,平安健康!

来源:勤翻篇儿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