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厕所革命”带来苗寨生活新气象——感受花垣县石栏镇朋岩村的品质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作者:向莉君 石利国 谭少平

盛夏时节,太阳炙热地烘烤着大地,和天气一样热情的,是朋岩村建设美丽乡村的火热场面。

7月19日上午,沿着穿村而过的整洁乡道,我们走进朋岩村。刚到村口,抬头便见到“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的横幅。

花垣县石栏镇朋岩村。(湘西州美丽湘西办提供)

“我们正抓紧把全村195户旱厕全部改成卫生厕所。”湘西州委办派驻村里的第一支书、工作队队长尚高,道出当下村里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工作。

穿梭在朋岩、朋打、金彩3个苗寨,蓝天白云下,山峦叠翠,绕村而过的瓦罗河水清澈见底,青瓦木房的苗族特色民居,掩映在绿树中,错落有致。

朋岩村位于花垣苗疆腹地,297户1294人,是典型的纯苗族村,也是湘西州乡村振兴重点村。

湘西州委办派驻的乡村振兴工作队正式入驻朋岩村,接续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建设美丽乡村,为乡村生活增品质,为农村面貌提颜值。

刚走到朋岩村村部,尚高就停了下来,邀请我们参观村部的卫生厕所。

“这个厕所是村里的标杆厕所,是我们带头搞厕改的第一个厕所。”同行的花垣县美丽湘西办主任麻先明介绍,因为村民前期在改厕上有顾虑,为了让大家对卫生厕所有更直观的认识,工作队率先对村部的旱厕进行改建。

走进一看,整个厕所宽敞明亮,地面、墙壁贴着瓷砖,冲水便盆、洗手台等一应俱全。

“现在上厕所都是一种享受,再也不是以前的‘炸弹’厕所,厕所不臭,也没得蚊子咬人了。”一旁的村妇联主席隆进梅说,厕所刚建好的那会儿,村民来村部办事都要参观下。

有了改厕标杆,在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入户走访发动村民改厕时,村里195户还在使用旱厕的村民全部报名。

6月15日,朋岩村全面拉开改厕工作。

“2个月全部完成改厕。”立下目标就得完成,尚高说他们有妙招。

村部走廊,3块“石栏镇朋岩村‘旱厕清零’挂图作战表”展板,整齐排列,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改厕村民的姓名、组别及改厕进度;村里的改厕用工联系表上,朋岩村24个泥瓦匠师傅的姓名电话记录清晰。

“我们不仅要监督每家每户工程进度,还得为没有技术和劳动力的家庭考虑。”村支部书记、主任石海林介绍,村里24名泥瓦匠师傅主动组成队伍帮助村民改厕。

互帮互助,朋岩村的改厕进展得如火如荼。

走进各家各户,村民都在忙着改建卫生厕所。见到有客人来,一个个都笑着用苗语打招呼,体现着齐心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我还准备吊顶,让整个厕所更加美观。”在村民石兴正家,改建好的卫生厕所干净、舒适,带我们参观的时候,他忍不住“秀”了一把家里的环境。

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净,还在自家院坝的围墙边种上月季花。一墙之隔的金彩水库,随着微风轻拂,水面漾起层层水波。石兴正直言,自己是住在青山绿水间,生活既舒适又美。

目前,朋岩村已有86户完成改厕。环境卫生好了,村里的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了。

在村后的半山腰上,1000多亩层层叠叠长满秧苗的梯田,如正被弹奏、跳跃着音符的巨琴,从山腰铺至瓦罗河边。

“我们这个梯田不仅漂亮,里面还有宝贝。”尚高卖了一个关子。

走到田埂边上,凑近田里一看,被搅浑的田水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鱼在里面游动发出的声音,和水面激起的水纹。

“这些都是鱼,上个月村里把7万尾稻花鱼苗全部放养在稻田里了。”说着,麻先明伸出两根手指头比划着鱼的大小。

“种优质水稻、养稻花鱼,轮作油菜,举办油菜花节……”种、养、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在朋岩村开启。

习习微风拂过,位于山腰上的1300亩黄金茶,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茶香,20多名村民穿梭在茶垄间,忙着锄草。村民石少云告诉我们,这片于2019年冬栽种的茶树,明年就可实现初采。

茶园边上,3000多亩的油茶林已经挂满手指头大小的茶籽。村里正准备对油茶林进行低改,并在茶林里种上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实现林上林下经济双重发展。

行走村里,聊着、看着,一幅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封面湘西联系邮箱:hynet0743@foxmail.com

监制/吴钧

责编/麻珊荣

编辑/王向远 李金沙

审核/尚欣 黄沙沙

更多资讯

持续关注!

来源:封面湘西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