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河津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日均可处理垃圾500吨,明年5月建成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河津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是运城市“1311”重大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我市今年确定的重点工程。经过紧张筹备,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项目建设投用后,可以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需求。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是由世界500强企业海螺集团旗下企业——海螺创业全额投资建设的重要生态环保项目,项目采用投资、设计、制造、建设、运营“五位一体”模式。该项目是企业入驻山西的首家垃圾发电项目,为此公司高度重视,抽调80名施工人员,在多台大型设备的配合下,全力加快施工进度。

  

  为保证项目顺利有序向前推进,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按照“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难点堵点问题开展“保姆式”服务,确保这一具有引领性、带动性、支撑性强的项目落户河津、顺利开工建设。

  该项目采用国家政策鼓励支持的机械式炉排炉设备工艺,可以彻底降解二噁英,做到全程封闭处理,无臭气扩散,垃圾无需分拣,无需添加燃料,发电量高、投资省、运营成本低、选址无特殊要求等特点。

  项目施工负责人 田云

  “机械式炉排炉处理工艺是我集团自主研发的处理工艺,目前是国际一流的处理工艺水平,垃圾通过机械式炉排炉焚烧进行发电,项目达产后,各项烟气排放指标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排放标准,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先进的工艺技术对施工标准要求更高,为保障工程质量,项目部从最基础的地基处理开始,调集4台大型打桩机分布在各个作业面,开足马力进行施工。

  该项目占地85亩,项目负责人给记者粗略计算一下,共需要12000根桩基来进行支撑,工程质量和要求可见一斑。

  河津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于今年7月份开工建设,设计每天垃圾处理能力500吨。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接受、高温焚烧、余热发电、烟气处理、灰渣处理、污水处理等一系列完整系统。项目达产后,日发电量在15万千瓦时,除满足工厂自用外,上网电量还可以满足3万余户家庭用电,全年可降低煤耗2万多吨,减少碳排放量6000多吨,节约垃圾填埋土地约300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前端收储运管理的提升,助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市住建局总工程师 赵振民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于明年5月底完成主体工程,7月底基本建成投入使用,作为住建部门,我们要积极发挥监管作用,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要求,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的解决垃圾填埋场长期占用土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来源:网易新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