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小设备实现的大变化 ——记朝阳区智慧公厕革命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东部,总面积约4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00万,是北京市近郊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而朝阳区区域内所建专业化管理的公厕近1000座,既是环卫的窗口,又是城市的文明体现,其一举一措都牵动着百姓的生活。

近期在偌大的朝阳区掀起了一场“智慧公厕”的革命,使公厕的服务水平得到升华,公厕的可利用价值得到拓展。厕所革命是环卫服务行业的一场深刻变革,伴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厕所革命,为公众带来更多便利,是大势所趋。为此,朝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将搭建公厕智慧管理系统,实施厕所建设、管理、运行、统计和评定为一体的智能调控。


而朝阳区的智慧公厕革命,又是具有朝阳区特色的公厕革命。不同于其他公厕向便民方向发展,朝阳区的智慧公厕,通过小小的数据传感设备,实现宏观分析、科学引导的目标,利用信息化设备来汲取整座公厕乃至该地区的反应数据,应用于环卫专业队伍的管理,同时可应用于环卫设施布局、人员普查统计等各项工作中。


本着这个目标,朝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于2016年10月份,正式开始了公厕智慧改造工程。每座公厕都将通过基础设施信息入库、安装采集设备、推行电子考勤等措施,实现清洁变身。


截至目前,百姓一致对公厕导航功能给予好评,同时朝阳环卫也通过智慧系统的支撑,充分实时掌握了公厕的运行状况。这一场“智慧公厕”的革命,撼动环卫行业的同时,也真正起到了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的作用。切实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


深度整合,聚拢公厕可用资源

智慧公厕系统的前端,是搭载与公厕内部的传感设备,包括人流量监控、臭味检测、水电流量监控等。而通过对公厕资源的深度发掘与利用,目前可供显示查阅的数据包括单座公厕不同时段人流量、水电用量、气体分布等,并能够生成现状图形。


这些数据虽然专业性较强,但如果应用到实际中,却能直接或间接说明问题,更具有减少能耗和建设成本的效果。


一是公厕分布问题。长期以来困扰如厕百姓的,是女性厕位紧张的问题,通过智慧公厕的建设也得到了数据支持。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在标准中严格规定,城市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的比例建设将提高到3:2,人流量较大地区为2:1。


国家从政策层面规范男女公厕比例,而环卫中心则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具体实施。在“北京市朝阳区智慧公厕管理系统”中,工作人员可以看到每座公厕每日男女如厕人数,再结合厕所坑位比例,轻松判别男女蹲位的设置是否合适。如果设置不当,布局不合理,将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申报和改造,从此公厕的建设将因地制宜。


二是节约成本。建设“智慧公厕”是不是意味着成本大大增加?实则不然,公厕建筑成本不变,占地面积不变,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加装了小小的信息化设备。而信息化的效果在后期将持续发力,持续为环卫中心降本增效。同时管理考核效率提升,保洁人员积极性提高,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公厕基础设施实时监管,用电用水量实时控制,节约了公厕运行成本。


三是处置问题及时。系统中能够记录公厕的抽运、维修、申报状况,环卫中心可根据使用状况、维修时限,安排维修人员的工作时间,有效的提高人工效率,提升公厕的完好率。目前试点公厕的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已形成良好的公厕管理机制,而这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点评排名,群众力量推选优秀

环卫中心开通的公厕官方微信平台“朝阳环卫公厕服务”,鼓励市民举报公厕问题。自从微信平台开通之后,朝阳群众摩拳擦掌,“侦探”特质显现,目前已经接到了不少反馈,同时也收到了很多赞美点评,工作人员将根据举报情况调度保洁人员第一时间解决举报问题。


群众的点评,将会纳入每座公厕的考核中,利用广泛征集的问题和意见,结合环卫专业部门的检查,更能够促进公厕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而不少市民也在平台中反映老人、婴幼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专用公厕少,朝阳区通过每日公厕人流量数据测算,逐渐掌握了市民如厕规律,将能够根据这些数据,辅助特殊群体的公厕建设工作,合理安排公厕等环卫设施布局。


公众服务,精准提供公厕信息

北京厕所难觅,折煞了多少好汉。火车站、公交枢纽站、商业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也往往是公厕问题爆发的地方,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找公厕难。不少来京游客甚至本市市民都在反映,朝阳区找公厕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道路安全协管人员深有体会,不少市民在找厕所的时候“迷路”,每天问厕所的人数仅次于问路的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公厕在哪儿?这个困扰百姓的问题,现在终于解决了。“朝阳环卫公厕服务”官方微信平台,为百姓提供了“找公厕”的有效指引。打开微信首页,点击“找公厕”按钮,出现一张朝阳区公厕分布的地图,它会根据目前所处的位置,自动筛选出就近范围内的公厕。用户只要选择其中一座,自动导航前往。


自动导航附近公厕的功能,解决了盲目寻找的问题,并且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发现由环卫专业部门制作的系统中所表示的公厕,比导航地图等显示的公厕精准,这就更能提高百姓对环卫行业的认知程度。


官方微信公众号不仅提供公厕导航的功能,同时还在研发和测试公厕的空位及等候如厕人数的功能。待这两项功能上线后,百姓不仅能够获取最近路程,还能得知如厕的具体时间,既方便了百姓又提高了服务效率。


小小设备,实现巨大变化

利用智慧公厕的小设备,公厕管理和服务的资源均获得了极大的节约、执行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管理部门也能够随时获取以往费时费力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这项建设的成绩让环卫中心实现了公厕智能管理的第一步,对于最大化融合环卫与信息化具有推动作用。


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环卫工作更贴心、更高效、更科学。一个小小的传感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环卫行业的形象,给智慧环卫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来源:凤凰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