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扫地僧”有真功夫!天河区环卫技能竞赛开赛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扫路机转弯驶过用矿泉水瓶排成的“窄道”,在清扫水瓶旁的垃圾同时,不碰倒一个水瓶;洒水车精准清洗路面,用水枪将易拉罐冲到地上划定好的方块中……今(24)日,天河区第六届“工匠杯”环卫技能竞赛开赛,24支环卫队伍在卫生间保洁、小型水车冲洗、人机结合技能、疫情专项垃圾收集等项目上展开角逐。

或许有人会疑惑,不就是扫地么,能比出什么花样?记者在现场看到,当个“扫地僧”可并不想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不少“真功夫”。

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环卫工人驾驶着小型扫路机清扫路面。不过别以为这项工作就是简单的“开开车”,在工作中,扫路机需要驶上狭窄的人行道,还要能够将角落缝隙中的垃圾一一扫出,这对驾驶员的精准驾驶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比赛现场,一条被矿泉水瓶排成的“窄道”就是“人机结合技能”项目的比赛场地。这条窄道不到2米宽,仅能刚刚容纳一辆扫路机通过,在矿泉水瓶旁几厘米的地方,摆放着小方盒、易拉罐等垃圾。扫路机驾驶员需要在不碰倒矿泉水瓶的情况下,在窄道中展示直行、过弯道、转弯、倒车入库等驾驶技术,同时操控车前的扫刷,将地上的垃圾清扫干净。

记者看到,驾驶员操控着扫路机在矿泉水瓶组成的窄道中灵活穿梭,基本没有选手因为碰倒矿泉水瓶或清扫不干净而被扣分。“完成度很高,又快又好!”项目裁判员给予选手高度评价。

要说难度,“小型水车冲洗”项目绝对有过之无不及。

洒水车是个“大家伙”,开洒水车同样是个“技术活”。如果冲水过缓,不容易冲洗掉各种积泥,冲水过猛,又容易溅到路人和周边车辆。如何有效控制出水量,以实现冲洗范围最大化和高效化,需要日积月累才能练就本领。该项目的比赛场地上,并排放了两排矿泉水瓶,参赛选手需要精准控制水量、冲水方向和水速,冲倒前排矿泉水瓶的同时保持后排矿泉水瓶不动。

只见参赛选手手脑并用,展现出精湛的技术。他们一边控制车速、一边准确调整冲水力度,沉着应对,将一个个矿泉水瓶冲倒,也获得一个个高分。

自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州近7万名环卫工人就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的一线,承担起了涉疫垃圾收运的工作。此次技能竞赛,也专门设施了“疫情防控区域专项垃圾的收集”的竞赛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项目包括防护服的穿戴,规范涉疫垃圾的分类收集等步骤。无论是穿戴顺序、消毒次数、快速系鹅颈结,都成为重要考核内容。

从2020年开始,来自石牌街的环卫工人老王,就是承担起街道处置涉疫生活垃圾的工作。他告诉记者,街道出现需要居家隔离的居民时,自己都会上门收集这些居民的生活垃圾,无论是防护服的使用,还是消毒要求,自己都很熟练。“不过这次参加比赛,不但要操作准确,在时间上还有要求,需要做到又快又好,对自己的挑战还是很大的。”老王告诉记者。

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城市对于市容环卫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把城市环境建设得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扫地僧”们都发挥“精于业、敏于行”的工匠精神。通过开展“工匠杯”环卫技能竞赛活动,培养出一批新型环卫作业人才,使城市管理工作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不断提升。

据介绍,本届“工匠杯”环卫技能竞赛活动以提升内街内巷保洁水平为着力点,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创新竞赛项目,分别有垃圾分类与疫情防控知识竞赛、人机结合技能竞赛(小型扫路机+快速保洁车)、小型水车冲洗技能竞赛、疫情专项垃圾收集技能竞赛、创新技能竞赛、公厕消毒技能竞赛,共六项,从知识理论到实操技能无缝对接。参赛队伍共24组,竞赛人员312人

据了解,2016年,为积极推动“工匠精神”,天河区举办了首届“工匠杯”环卫技能竞赛,在过去的五届“工匠杯”中,选拔培养出各类环卫技能人才1500多人,推动天河区环卫保洁水平在全市始终保持领先水平,天河范本作为全市环卫精细化作业新标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 通讯员:程轩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贾政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3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