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每平方公里4座,济南城管推动“厕所革命”再升级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夏侯凤超 通讯员 单机乔 宋振飞

公共卫生间的好坏直接关系普通民众生活,反映出一座城市对公众细微的体贴和人文关怀,它以城市的一个细节,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以及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2021年以来,济南城管从市民群众最细微又最迫切的“如厕难”着手,通过创建"厕所开放联盟"等形式增加公厕密度,强化公厕精细化管理、完善配套设施,使之成为可充电、可阅读、可借物的小型服务综合体,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解决城区市民“如厕难”

“卫生间开放联盟”让资源得以共享

济南城区版图不断扩大,要求公厕等配套设施必须加速布局建设,满足市民需求。根据统计,济南市现有公共厕所3308座,其中:城管系统管理公共卫生间1205座,行业管理903座,社会开放厕所(包括配套公厕和开放联盟厕所)1200座。

为彻底解决“如厕难”问题,济南城管发起成立了“卫生间开放联盟”,弥补城市厕所不足。目前,全市共有“卫生间开放联盟”单位500余家,从构成上,主要包括沿街的加油站、药房、宾馆、饭店和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

方便市民寻找,厕所开放联盟建立了“一书两牌和五件套”管理办法,即由城管部门与加盟单位统一签订“文明公约承诺书”,统一张贴“导示牌和卫生管理制度牌”,并向联盟单位定期发放厕所开放备用品“五件套”(一瓶清厕剂、一把刷子、一个塑料垃圾篓、一块肥皂和垃圾袋),用于鼓励开放单位。

同时城管部门向社会公布了监督电话,并进行不定时检查和督导,确保联盟商户切实尽到开放义务。

据介绍,济南市将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通过新建、改造提升+开放共享模式,力争使城区公厕平均设置密度大于等于每平方公里4座,不断提升公共卫生间服务管理水平,持续提高了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济南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配套完善、环境整洁

公厕变身小型服务综合体

位于济南市槐荫区南辛路和建宁路交界口附近的建宁路公厕,之前曾是一片棚户区,经过改造,如今已变身为外观古色古香、里面各种配套齐全的智能公厕。采用贯通式通道加装了人脸识别取纸装置,还有智能镜子、厕所显示系统,能显示天气、如厕人数。在前不久泉城“最美公厕”评选中,建宁路公厕以各项投票、评定第一名的成绩,位居泉城“最美公厕”评选结果榜首。

历下区黑北路公厕临近护城河公园有一处公厕,设立时间久,配套设施陈旧老化,在今年的提升改造中,黑北路公厕彻底变了模样,增设了第三卫生间,按照城市美学理念,打造成了现在集赏景、休憩、如厕于一体的品质公厕。

记者探访发现,改建后的公共卫生间,打通了与环城公园的通道,市民和游客可直接如厕,避免绕行黑北路,公厕门板隔段上喷绘了泉城元素的彩绘,画面以泉城三大名胜为背景,处处彰显泉城特色,也是济南文化的一个展现。

记者从济南市城管局获悉,元旦至今,济南已新建完成公厕59座,改造完成45座,超额完成了全年建设任务。

济南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世会表示,厕建设和改造提升,不仅仅是单纯的外立面美化,而是要实现“五化”,即功能齐全化、创新智慧化、生态无臭化、管理科学化、景观和谐化,打造出一厕一景的效果。同时要赋予传统如厕场所新的内容,增加智能化配套设施,提供之具备充电、阅读、借物等工程,成为市区内小型服务综合体。

来源:齐鲁壹点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