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洛阳新闻发布会丨环境整治扶贫: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通讯员 韩露

11月18日上午,洛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就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发布。

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剑松,宜阳县香鹿山镇党委书记赵青海,孟津县小浪底镇明达村党支部书记杨瑞安,栾川县重渡沟管委会仓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谢健圆等做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把“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

刘剑松介绍,洛阳市农业农村局持续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为工作目标,自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措施,加快补齐短板,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把贫困地区作为整治重点。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各项工作有亮点、有特色、有成效,村庄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整体改善。

据介绍,洛阳市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印发《洛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选择100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明确目标标准、重点工作、责任分工、考评办法等。因地制宜确定村庄发展类型,今年全市100个示范村中有产业发展型10个、生态保护型11个、城郊集约型5个、社会综治型4个、文化传承型5个、环境整治型43个、休闲旅游型22个,涌现出了一批示范标杆。

强力实施“垃圾清零”

集中整治积存陈年垃圾,取缔非正规垃圾堆放点7个(洛宁1个,宜阳6个),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100%,所有村庄基本达到干净、整洁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群众参与,18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保洁长效机制,配套保洁员17533人,实现了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

出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2019在154个村试点,推广农村垃圾“二次四分法”,2020年年初确定20%(567个)以上的村庄推行垃圾分类处理,9月份进一步扩大分类处理试点范围,将黄河流域1200多个沿河村庄全部纳入试点管理范围。

有序推动农户改厕

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改厕模式,孟津县“管网+小型处理设施”实现厕污同治、偃师市提升改造现有沼气池化粪池,栾川县、新安推广自建砖混三格化粪池,洛宁县探索“卫生厕所+抽粪车+大三格”等改厕模式,受到省厅肯定推广。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强化改厕质量管控,实行采购、培训、施工、验收“四统一”,确保“改一户合格一户群众满意一户”,2018年以来,先后完成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49.1万户,一类地区(偃师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3%,厕所粪污普遍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01%。

梯次推进污水治理

紧盯城郊村、乡镇政府所在地、风景区、水源地、中心村等环境敏感区域重点治理,截至目前,全市149个乡镇政府所在地中,145个已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行,占比97.3%。2020年底前,实现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到43%,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全域提升村容村貌

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通硬化道路,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9.3%;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8.59%;2575个村庄实现公共照明基本覆盖,亮灯率达99%。

打造人居环境示范村方面,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路、梯次推进,自2019年起,每年选择100个村围绕“净化、硬化、亮化、美化、文化”等方面,实施重点创建。

同时,坚持边示范边推广,分类型分步骤,扩大示范效应,系统推进示范村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人才振兴示范,逐步扩大全域治理覆盖面。

2019年,全市投入3.9亿元高标准打造了100个示范村,2020年投入6.97亿元,高标准打造100个示范村,目前年度示范村全部达到创建标准,进一步扩大了示范效应。

实施农村户厕改造

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改造和提升相结合,稳步推进农村改厕。科学确定改厕模式。鼓励城镇周边地区,将厕所粪污接入城市污水管网;人口居住集中、有条件中心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或联户、联村大三格;地处偏远、居住分散村庄,推广户用小三格式改厕或实施卫生厕所改造提升。

建管并重确保质量成效。强化改厕施工监管,以镇村主管人员、改厕技术人员为主,吸引群众代表参与,加强施工质量监管,落实安装管护责任制,提高改厕质量。三是广泛发动激发基层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实行党员干部“1+N”模式,带动群众参与改厕,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刘剑松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村庄清洁行动,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水平。

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区域性静脉产业园建设,探索多种方式的垃圾处理模式,着力破解垃圾“出口”难题。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开垃圾分类,促进源头减量。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整治,实现所有村庄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

2020年底前,实现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污水治理全覆盖。抓好城乡结合部、水源地、风景旅游区、经济实力较强中心村等重点区域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探索将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有效衔接的模式和技术路径。完善专业化、市场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长效机制。

按照“分类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思路,重点推进一类县,稳步推进二类县,试点推进三类县,以整村推进为主要方式,重点抓好模式选择、质量管理、后期管护和问题排查处置。探索专业化企业或个人参与改厕后期管护,建立管护服务长效运行机制。

继续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统筹推进村庄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重点整治垃圾杂物、公共空间、农户庭院等,系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文明创建,引领带动全市所有村庄全域整治全面提升。

来源:大河网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