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武义:"厕所革命"提升百姓就医舒适感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改厕技术水平,加强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厕所建设与管理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8月7日,县卫健局召开医疗卫生机构改厕技术培训会,各医疗卫生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金华市爱国卫生发展中心王俊艳主任从医疗卫生机构厕所建设参考规范和标准等方面系统讲解了医疗卫生单位厕所改造技术规范,并根据武义县医疗机构厕所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改造方案,为下一步做好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改厕技术指导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保洁人员依据细则做好管理

会议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抓好医疗机构“厕所革命”,坚持院长负责制,落实厕所建设、维修、服务的资金投入,以净化、亮化、美化、文化、人性化、生态化为目标,合理进行厕所升级改造,完善基本设施设备,加强厕所日常管理维护,强化日常保洁,并开展文明如厕宣传,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提高服务水平。后续将对各医疗单位进行不定时督查,改厕工作将列入年终单位考核,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到2020年底要实现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并达到干净、卫生和整洁的目标要求。

摸底调查 分类实施补短板

“按照‘厕所革命’标准要求,我们对现有医疗机构厕所进行了全面摸底。据统计,全县卫生院共有二类厕所84座,三类厕所24座;全县医院共有二类厕所96座,三类厕所10座,简易厕所5座。”县卫健局健康促进与评价科科长王建伟说。

根据就医需求,县卫健局联合相关部门,指导各医疗机构对设施陈旧、装修简陋、功能缺失的厕所进行提升改造,各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厕所里要提供卫生纸、洗手液等如厕和卫生用品,并要求厕所中安装搁物台、挂钩、扶手等设施,让群众就医如厕更方便、更安全;医院要确保卫生间保洁服务定人、定点、定时,达到整洁有序、无明显异味等要求。此举既能补齐影响广大群众就医体验的基础设施短板,也是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基本要求。

细节着手 让方便更“方便”

“这几天孩子病了,我们每天都带着孩子来医院输液。医院厕所里一直有卫生纸、洗手液等用品,而且干净卫生,确实比以前方便很多。”在王宅中心卫生院就诊的一名患儿的母亲说,“卫生间的提升改造,对我们就医的幸福感提升很大。”

据了解,王宅中心卫生院结合文明创建,推进厕所革命。医院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对医务人员、保洁人员进行培训,并投入资金9万元,对15个卫生间进行整改提升,配齐按压式水龙头、烘手器、卫生间标识(各种文明如厕标识)、地标、导厕牌、无障碍扶手、厕位内搁物架等设施。“卫生间环境变好之后,也会让前来就诊的市民更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爱护公共环境,提升医院整体卫生文明水平。”院长王红辉表示。

在县第一人民医院,记者从门诊楼一层走到四层,看到各楼层卫生间的洗手池等设施齐全,无血迹、污物,卫生间内无乱写乱画现象,门、窗、墙壁、屋顶、洗手池等地方干净整洁,卫生间里无异味,并配备有洗手液、卫生纸等卫生用品,保洁人员随时巡视打扫,总体卫生状况比较令人满意。

县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武义县医疗机构的标杆,其卫生间设计也体现了人文关怀。男性卫生间以褐色主主色调,女性卫生间以粉色为主色调,并从安全角度考虑,张贴了许多温馨提示标语。同时,墙上张贴厕所保洁管理规定和清洁质量标准,后勤保洁队伍对厕所实行编号管理,责任区域落实到人,项目组人员定期巡查。在检验科门诊,厕所也设置在相邻区域,完成尿检的病人只需要把样品放进检验试管架,就会有检验科室的医生直接将样品取走,避免病人手持样本穿过人群的尴尬,同时也有利于保持环境的整洁。

整体提升 离不开市民配合

“厕所革命”是改善人居环境所必须的一场革命,既是生理文明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的需要,既关系人居健康,也关系生态环境。之所以要用“革命”这样的词,就是要强调厕所卫生问题是这个社会的顽疾,非下定决心,花大力气解决不可。

除了提升硬件标准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众的思想认识、文化观念转变也是重要环节。以县第一人民医院为例,平均每天门诊量达2000人次,算上陪同的家属以及工作人员,卫生间保洁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医疗机构卫生间的整体形象,除了依靠工作人员的维护以外,也需要就诊人员的爱惜和尊重,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良好氛围。

来源:浙报融媒体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