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渔农村公厕成风景普陀城市品位迎来“新提升”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小小厕所,体现着民生。近年来,普陀围绕达标规范、提档升级、评星创优目标,持续推进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加快补齐农村公厕服务短板。2020年以来投入680余万元,完成30座渔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其中15座公厕获评省级星级公厕(含3座省级示范公厕),展茅田园综合体公厕入选省农村公厕新建提升优秀案例库。全面消除露天公厕、旱厕、棚厕,还乡村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日前,展茅街道横街村翁家岙的主路一边新建起了一座崭新洁白的仿古建筑,装饰绿植、文明用语、感应式水龙头、烘手器等设施一应齐全,第三卫生间内安装了无障碍设施设备,给村民和游客带来更好的使用感受。该公厕是今年新修建的省级星级公厕之一,于今年8月开始建设,11月开始正式对外开放使用。

“以往的农村厕所,给人留下了‘脏乱差’的印象,但随着近年来农村公厕建设改造,这一现象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区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相关负责人说,星级公厕打造,不仅要完善基础设施,也对公厕整体特色提出要求,例如翁家岙公共厕所,与周边的房屋及村庄的特色相适应,符合整体的风格。

11月4日下午,记者跟随展茅街道相关负责人来到黄杨尖村路下徐文化礼堂旁的公共厕所,看到这里的公共厕所白墙黑瓦,男厕、女厕、第三卫生间各自独立,设备完善。“之前这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厕所,我们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将功能进行了完善,10月1日起,公厕开始投用,得到了村民和游客的肯定。”该负责人表示。

展茅两个新修建公共厕所只是全区农村公共厕所改建的缩影。公共厕所的如厕环境和卫生状况从小细节中折射了城市文明程度。自今年启动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后,区农业农村局对照农村公厕建设管理相关标准规范,全面摸清渔农村公厕面积等基础信息。根据摸排掌握的现状底数,安排下达2021年公厕建设改造计划任务18座,并编印下发《渔农村新建(改建)公厕规范文件汇编》。

改造好厕所不容易,管理好厕所更不容易。为进一步营造向好、向优浓厚氛围,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公厕问题排查整改和创建省级星级公厕活动,制定出台渔农村公厕建设评定激励机制。从5月份开始分4个阶段部署开展公厕问题摸排整改行动,共计摸排公厕224座,排查出问题38处,截至11月初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完毕。今年普陀计划申报创建2021年省级星级(示范)公厕11座,并安排奖补资金,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资金奖补激励,通过评定激励极大地调动各方积极性。

“在公厕的墙上张贴了所长制公示牌。”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建立健全区、镇(街道、管委会)、村三级所长制,要求相关负责人按照规定要求履行职责,做好公厕维护检查工作。

村道整洁、垃圾入桶、村民自觉……除了农村公厕的改变,如今走进普陀的渔农村,看到更多的是干净的环境,例如黄杨尖村,在今年的第三方打分评比中,一直保持着优秀的成绩。“除了做好宣传工作,鼓励村民做好门前三包,最终还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黄杨尖村党总支书记徐华东告诉记者。

记者从普陀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普陀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累计共清理陈年垃圾103579吨,整治乱堆乱放2398处、乱贴乱画1445处、占道经营点358个、露天粪缸703个、家禽放养214处;拆除违建建筑96间、板台乱搭建670处、房前屋后472处,拆除面积10537平方。制定出台《普陀区渔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暂行办法》,依据办法建立区、镇(街道、管委会)、村三级联动考评的长效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投标形式确定第三方单位对全区10个镇(街道)、管委会的61个行政村(覆盖行政村所属的全部自然村)进行每季检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予以公布,持续提升渔农村人居环境。

来源: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