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国内环卫企业首次走出国门承揽国外业务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我们刚刚和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卡拉奇市达成了环卫托管意向。”10日下午,刚刚从北京回到昌邑的康洁集团董事长范满国兴冲冲地告诉记者,这将使康洁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走出国门的大型环卫企业,而且1.6亿美元的托管合同金额足以改写人们对“环卫就是打扫卫生”的粗浅认知。而在此前,这家公司已经把保洁业务做到国内9个省份,拥有200多个城乡环卫一体化托管项目部,年销售额突破4亿元。

一家从小县城里走出来的环卫企业是如何从原本简单的公共服务领域脱颖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又是如何把环卫的蛋糕做大的呢?天赐良机

“康洁集团能有今天,得益于2008年昌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探索。”范满国告诉导报记者。那一年,以这场试验为契机,昌邑环卫局摸索建立了一套“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破解了“垃圾围城”、“垃圾围村”问题。

“农村的环卫问题,过去被人们视为无解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刚刚着手也曾经很挠头。”范满国谈起当初的情形时仍然一脸严肃。农村环卫事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几乎是一片空白,农村群众的卫生习惯和对环卫收费的理解与接受程度,都曾让他们心怀忐忑。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镇、村、居民形成了三方共同出资购买公共服务的共识,农民的环卫意识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昌邑环卫局推出项目部管理体制,对农村的服务区进行了合理分片包区,由项目部对各自辖区实施严格管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在昌邑农村试验成功。

城乡环卫一体化让昌邑环卫局积累了面向农村社区提供保洁服务的经验,形成了团队管理的有效模式,更让他们看到了农村保洁产业的庞大市场和可观的利润空间。这直接催生了一家注册资金1000万元、具有山东省道路保洁一级资质的国有大型公司。

2011年,刚刚成立的康洁集团就迈出了走出昌邑、走向全国,接管外地城乡保洁、拓宽作业范围的第一步。他们在环卫这一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的市场化探索所产生的示范效应,更吸引了国内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这家初出茅庐的保洁公司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也在频频“曝光”中蒸蒸日上。

“能把农村的保洁工作做好,我们心里有底了。手里有了金刚钻,才敢出去揽瓷器活儿。”范满国形象地形容4年前迈出关键性一步时的心情。义利之辩

“环卫保洁本来属于公共服务事业范畴,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做了几十年环卫工作的范满国对这项事业的使命自然是耳熟能详,“但是我们却亲身体验到,环卫工作并没有获得其应有的社会尊重和社会地位,从业者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工作环境恶劣,收入却十分微薄。”

范满国认为这与环卫从业者长期只把目光停留在政府拨款的存量上,缺乏做大蛋糕的意识有关。而在成功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之后,范满国发现这是一件能够让从业者、百姓、政府等多方相关主体皆大欢喜的事情:政府和财政的负担减轻了,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了,公司利润增长了,员工收入增加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得以安置了……

“我们并不讳言公司盈利的事情。”范满国介绍,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额4亿多元,盈利5000多万元。而这背后,是他们大量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数以百计的环卫专用工程车辆和用于工作效率跟踪监督考核的通讯设备等的购置,以及公司内部员工的专业培训和管理制度的规划设计等。

“公司不盈利,设备就更新不了,服务质量就没有保障;个人收入低,社会尊重就无从谈起,人才就会流失。”范满国认为,每个月5000 元的薪水和几万元的年终奖,有这样的收入,他们派出去的项目经理在昌邑这个县级城市里算是比较体面的。而且,他们付出的劳动值这个钱:背乡离井,每天要起早贪黑巡视几十个村子,每个月只休息4天。人才瓶颈

18日,一个阴冷的日子。早上7:15,康洁集团济南市济阳县曲堤项目部经理张振庆在吃过自己煮的面条之后,就坐在办公室里等着12名管理员们的到来。作为一个刚刚成立的项目部,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晨会开过之后,他就将带领两个内勤人员和临时抽调的保洁员一起到辖区内一座大桥底下捡垃圾。

“因为收费标准比较低,康洁集团的盈利模式完全是薄利多销,业绩的好坏几乎完全取决于管理面积的多寡,这是集团近几年快速扩张的内在动力,其中当然也不乏控制市场份额的考虑。”康洁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韩介应告诉导报记者,像张振庆这样的项目部经理,已经成了康洁集团的核心优质资源,同时也是众多竞争对手们十分眼热的紧缺资源。前不久,就有邻县的一家保洁公司欲出三倍的年薪,“策反”他们的三位项目部经理。

据导报记者观察,管理模式和硬件装备水平是康洁集团的两大核心竞争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竞争对手的成长,硬件装备水平的优势势必会消失,于是管理模式便将成为决定公司能够走多远的关键要素。而在决定管理模式优势的诸多因素中,管理人员素质和数量正成为这家企业在薄利多销模式下前行的关键因素。

“项目经理年龄大,学历低,数量少,已经成为困扰公司的一大现实问题。我们为此启动了保洁产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以确保我们的项目部经理不至于‘断供’。”韩介应认为,目前公司业务已经遍及国内,各地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地方化已经刻不容缓,他们希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人才。他认为,公司目前能够给出的年薪,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该是有吸引力的。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